岳麓版历史九下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殖民地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俄国的势力还没有伸展到中东地区,这样分析后就知道了答案。 答案: A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事件是( A. B. C. D.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四次中东战争的区别与认识。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和苏联取代英法成为中东地区的支配势力。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则分别依赖美苏的援助和支持。 在美苏的武装下,中东地区的军备水平迅速提高,军事对峙的局面也日趋严重。 为了将 巴勒斯坦人民的抵抗运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也为了防止周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以色列当局采取了 先发制人,用主动进攻和扩 张领土的方式谋求安全生存环境的战略。 于是, 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以色列于 1967年 6月 5日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答案: B ( B. D.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东地区民族矛盾突出,局势复杂,长期动荡不安,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最根本的原因是巴以冲突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为了争夺家园,以及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插手中东事务,中东的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维艰。 答案: C :图 64 中的人物都是对巴以和平作出过贡献的,他们是谁。 他们有哪些业绩 图 64 巴以达成和解 思路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测试题,主要是考查对巴以和解问题的综合归纳能力。 应该认识到,百年来的武力并没有解决民 族争端,而沿着阿拉法特和拉宾指明的方向走下去,巴以和平才会出现曙光。 答案: 重要人物: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宾、美国的克林顿等人物都为中东的和平作 业绩和精神:以色列的前总理拉宾对巴勒斯坦作出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 来了和平的曙光,却遭到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的刺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和国家独立,为了和平,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努力为巴以双方领导人的。岳麓版历史九下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岸 C.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D.由阿拉伯半岛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拓展训练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B、 C、 D 是指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行,将 A、 B、 C、 D填在下面横线上。 哥伦布的航行路线是 —— ;麦哲伦的航行路线是 —— ;达•伽马的航行路 线是 —— ;迪亚士的航 行路线是 —— (2)新航路开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双重作用 解析:选 D。 路德宗教改革使西欧人从长期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但并没有否定神权统治。 马克思 “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 也说明这点。 3.一个人之所以发 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 材料是下列哪一人物的观点 ( ) A.马丁 路德 B.加尔文 C.圣徒保罗 D.利奥十世 解析:选 B。
B. 太平洋沿岸 C. 大西洋沿岸 D. 波罗的海沿岸 1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实现了第一次航行的是 A. 达 伽马船队 B. 麦哲伦船队 C. 哥伦布船队 D. 亚美利哥船队 1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纳西比战役的胜利 D. 英国成立共和国 1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击溃王军主力的战役是 A. 萨拉手托加战役 B. 纳西比战役 C.
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 (太宗兄 )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 他在初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后,曾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软场。 建立赋税制度
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 •蒹葭》,那种 “宛在水中央 ”的朦胧, “所谓伊人 ”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 “含蓄 ”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 “情在词外曰隐 ”,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 ”,这为合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含蓄 ”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 “辨析
有所不同 D.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 18.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 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 1840— 1864年; 1864— 1901年; 1901— 1919年。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