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有所不同 D.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 18.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 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 1840— 1864年; 1864— 1901年; 1901— 1919年。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19.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 “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20.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 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 „„ 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 这一思想状况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 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21.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C.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 迹 22.“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 ”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23. 1894年孙中山组建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 1905年组建同盟会,提出十六字纲领,并 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民族主义中的驱除鞑虏继承了兴中会的纲领,有着相同的含义 B.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而提出的 C.辛亥革命是三民主义的一次实践 D.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 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上阐发的 2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 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 落后的过程”。 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25.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下列内容中符合邓小平理论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共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 ④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