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18.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 :一是实行集体宰 相制度 ,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 ,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清朝设立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明朝设置内阁 D.明朝设置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 19. 清制明确规定 ,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的公文 ,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C. 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前来献策。 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21.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22.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古希腊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其中的“一部分人”是指古希腊的 A.贵族阶层 B.成年男性公民 C.工商业者阶层 D.外来移民 23.吕思勉说:“汉世宰相权重而体制亦崇。 自东汉以后,其权乃移于尚书。 魏晋以后,又移于中书。 刘宋以后,又移于门下。 ”这一论述反映出 ①君权对于相权的限制和侵夺 ②君主专制统治的逐渐弱化 ③三省制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 ④内 朝压制外朝的变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留存信息 ,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汉代 25.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下诏:“自今以后,„„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变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 ”此诏书 意在 A.向地方征召有才德之人 B.鼓励检举揭发买官卖官 C.通过考试选拔被推荐人 D.规范官员选拔考核制度 26. 史载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雅典城内大约有 ,5万名外邦人 ,还有大约 10万名奴隶 ,妇女和儿童也有 10万人。 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 B.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C. 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 D. 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 2。山东省邹平县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有所不同 D.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 18.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 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 1840— 1864年; 1864— 1901年; 1901— 1919年。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 •蒹葭》,那种 “宛在水中央 ”的朦胧, “所谓伊人 ”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 “含蓄 ”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 “情在词外曰隐 ”,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 ”,这为合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含蓄 ”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 “辨析
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 (太宗兄 )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 他在初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后,曾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软场。 建立赋税制度
富 ③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每空 1分,共 50分。 ,回答问题。 (7分 ) (1)图中 A山顶与 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2)量得 C、 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3厘米 ,则 C、 D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1分 )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以来西方的宗教礼仪逐渐变得简单而自由化了。 西方宗教仪式的变化还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仪式的简化和自由也使基督教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统治逐渐松弛。 —— 摘编自高福迸《礼仪及西方礼仪:变迁与前景》 (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 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和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 12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 —— 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 ( 1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 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的变化及启示。 ( 13分) 41.(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 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 信息。 图 9 14世纪前后欧洲对外主要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