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xx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单元过关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以来西方的宗教礼仪逐渐变得简单而自由化了。 西方宗教仪式的变化还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仪式的简化和自由也使基督教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统治逐渐松弛。 —— 摘编自高福迸《礼仪及西方礼仪:变迁与前景》 (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 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和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 12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礼仪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 13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 人类文明的交流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 1500— 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从影响来看, 19 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 据亨廷顿(美国)《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 19世纪西方冲击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选修部分: 44.( 15分)【历史 ——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由国子监掌管“训导之政”,各学分设博士、助教主管施教。 国子学只准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只准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 只有律学、书学和算学才允许酌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 在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主管教育本州县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 宋承唐制而略有所减,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也各设州县学。 国子学收朝廷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 至南宋时,国子学也并入太学,官学的层次和管理进一步得到完善。 与此同时,书院兴盛。 南宋许多著名理学家都热心于书院教育,如朱熹就先后主持修复了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 书院为有志于学术的士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书院与家庭教育、蒙养教育等民间教育组织形式,是构成宋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 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学校教育有何发展。 ( 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学校教育发展 的原因。 ( 9分) 45.( 15 分)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一 《旧金山对日和约》于 1951 年 9 月 8 日在美国操纵下以美、英、法等四十八个国家为一方与日本为另一方,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片面单独对日缔结的和约(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