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屯溪20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 .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立 D.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该组织的建立使邮政事业实现了全球系统化。 这主要得益于 A.交通工具的发展 B.资本输出的加强 C.福利国家的出现 D.互联网技术的推 动 23. 19 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 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 这说明当时英国 A.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 B.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 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24.有学者指出,在美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 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 40%以上。 其中有 78 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 的 50%以上,有 26 家控制 80%以上。 材料表明托拉斯 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第 II卷(非选择题 52分) 本卷共六题,其中第 25题 25分,第 26题 12分,第 2 2 2 30 题均为 15分, 22 2 30题选做一题,总计 52分。 25 (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革命的出现加快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脚步。 英国的乡村在农业革 命的冲击下,从 15世纪后 3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领主用暴力或各种欺诈手段强占农民的公有地和他们的份地,用栅栏、篱笆、壕沟围圈起来,变成领主私有的大牧场或大农场。 圈地运动不是要把农民继续束缚在原来的土地上,而是要把他们赶出原来的土地,从而无形中推动农民大规模地离开土地,整个过程延续了 300多年,它使英国摆 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它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袁亚愚《农民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 十九 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乡居民生活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 1849年 29 29 0 0 1850— 1879年 72 15 49 8 1880— 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 1939年 473 0 77 396 材料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 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 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 [ZXK]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 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 20 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 100万户、 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所谓“开拓者”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 安介生、葛剑雄《 20 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 (有删减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在推动英国社会发展上起到的 积极作用。 (4分 )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这一时期该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2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 (9分 ) 26.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某一次 工业革命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请考生在第 27 、 28 、 29 、 30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 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 “„„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 “ 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安徽省屯溪20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与之观点相似的是 18.“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 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 3)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 _ _____________ 领域的繁荣。 (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 《权利法案》 ,为限制 _________ 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 5) 美国独立战争中发表了《独立宣言》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美国 __________ 制定宪法,成为一个联邦制国家。 1宗教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 5分) (
B.《权利法案》颁布 C.《人权宣言》颁布 D.《共产党宣言》发表 20. 19世纪初,英国有钱人以坐蒸汽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而呼啸而过的火车也取代了旧时的马车。 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 A.蒸汽机的应用推广 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发明电子计算机 21. 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 ,虽然只有 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在众多的美国总统中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8. 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 ①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马 铃薯等农作物 ②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 ④欧洲封 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 ⑤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A.①②③ 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
) ①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牛顿爵士( 16421727年)和约翰洛克 (1632 1704年 )。 „„牛顿的光辉成就就是用精确的机械观点来解释整个自然界。 „„即自然 界的每一事物都受着普遍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能够像教学原则那样精确用公 式加以阐 明。
如:“村里的电视机多得像村头树上挂的白色塑料袋”“连那厕所的墙上都挂有电视机”,这些句子看似平易,实则耐人寻味。 8. 小安要买电视机的愿望体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5分 ) 9. 小说的开头极其简洁:“小安家出了一点儿事”,但言简意却深,短短一句体现了作者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旨表达等方面的匠心,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