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xx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如:“村里的电视机多得像村头树上挂的白色塑料袋”“连那厕所的墙上都挂有电视机”,这些句子看似平易,实则耐人寻味。 8. 小安要买电视机的愿望体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5分 ) 9. 小说的开头极其简洁:“小安家出了一点儿事”,但言简意却深,短短一句体现了作者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旨表达等方面的匠心,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题。 王罕字师言,以 荫 . 知宜兴县。 县多湖田,岁诉水,轻重失其平。 罕躬至田处,列高下为图,明年诉牒至,按图示之,某户可免,某户不可免,众皆服。 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旁州闻之,皆愿如常州法。 累迁户部判官。 修 太宗 . . 别庙, 中贵人 . . . 大虑材,将一新之。 罕白是特岁久丹漆黯暗,但当致饰耳,榱栌皆如故,唯易一楹,省缗钱十万。 出为广东转运使。 侬智高入寇,罕行部在潮,广州守仲简自围中遣书邀罕,罕报曰:“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 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 ”遂还惠州。 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 罕择父老可语者问以策,曰:“吾属皆有田客,欲给以兵,使相保聚。 ”罕曰:“有田客者如是,得矣,无者奈何。 ”乃呼耆长发里民,补壮丁。 募有方略者,许以官秩、金帛,使为甲首。 久之,无至者。 有妇人诉为仆夺钗珥,捕得之,并执夺攘者十八辈,皆 枭首 . . 决口置道左,传曰:“此耆长发为壮丁不肯行者也。 ”观者始有怖色。 乃简卒三千,顺流而下。 将至广,悉众登岸,营于南门。 智高临观,相去三十步,见已严备,不敢犯。 罕徐开门而入,智高遂解去。 徙知潭州。 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 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 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 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 监司上治状,敕书褒谕,赐绢三百。 徙知明州,以光禄卿卒,年八十。 兄之子 珪 少孤,罕教养有恩,后 珪 贵,每予书,必以盛满为戒云。 (节选自《宋史王 罕 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西方用兵仍年 /科箭羽于东南 /价踊贵 /富室至豫 /贮以待鬻 /罕白郡守 /倍其 直市之 /而令民输钱 / B. 西方用兵 /仍年科箭羽于东南 /价踊贵 /富室至豫贮以待鬻 /罕白郡守 /倍其直市之 /而令民输钱 / C. 西方用兵仍年 /科箭羽于东南 /价踊贵 /富室至豫贮以待鬻 /罕白郡守倍其直 /市之而令民输钱 / D. 西方用兵 /仍年科箭羽于东南 /价踊贵 /富室至豫 /贮以待鬻 /罕白郡守倍其直 /市之而令民输钱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荫 ,即庇荫。 指在封建时代时子孙后代因为先世有卓越的功勋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 太宗 ,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 追尊 的名号。 开国第一位君主多 称呼太宗。 C.中贵人,是指受宠显贵的近臣或 宦官 ,而宦官是中国古代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 D. 枭首 ,古代酷刑。 古代酷刑种类众多,如 车裂、腰斩 等。 枭首 为斩头并悬挂示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 罕 亲历亲为,深受众人信服。 百姓 每年声诉湖田遭受水灾,租赋轻重有失公平。 王 罕 亲自到田间标出田地高下形成地图,使以后赋税征收有了依据。 B. 王 罕 善理政事,为国节省财力。 为太宗修建别庙时中贵人提出木材要全部换新,王罕说这只是年久丹漆黯淡,加以粉饰即可,最终只更换了一根楹柱。 C. 王罕真诚为民,治政得到褒奖。 王罕面对狂妇委婉地慢慢加以询问,花了很长时间渐渐明白事情原委并做出了公正判决,狂妇 精神 状况最终恢复清醒。 D.王罕教养晚辈,怀有深挚期望。 王罕对王珪教养有恩德,王珪后来显贵每次给王罕写信,一定在信里把骄傲自满作为警戒,以不辜负王罕的殷切期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 1) 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 ( 2) 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 诗,完成 14~ 15题。 送徐兴公还家 【明】 谢肇淛 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 注 】 谢肇淛,明后期著名诗人,福建人,长期在外做官。 徐兴公, 诗人同乡好友。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 两 项是 ( 5分) A. 首句描写枫叶飘落在空阔的江面上,江面上飘荡着冻人的寒烟,西风瑟瑟地吹着,诗人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友人归家的心情。 B.首联中“羸马不胜鞭”一句生动传神地描写了瘦马疲惫羸弱的状况,让读者感受到了友人归家途中的辛苦。 C.颔联描写浙水冰块消融,春天已到闽山,字里行间流露出友人对家乡的向往之情。 D.颈联诗人用“斜日雁边”“孤帆雪里”的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独处异乡的孤独愁苦之情。 E.尾联“寒鸥约”的典故含蓄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情怀,而“魂梦从君”一句表达了诗人决定弃官随友而去之意。 15. 这首 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5分) 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5分) ( 1)《出师表》 诸葛亮 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而他认为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是 ,。 ( 2)《琵琶行》描写琵琶女梦忆往事,醒来粉泪纵横的诗句是 ,。 ( 3)《赤壁赋》中客悲叹自己只得在秋风中用悲凉的箫声寄托苦闷之情的一句是。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以我们势单力薄的现状,编印这么一套文献丛刊,谈何 容易,即使全力以赴,也只怕 绠短汲深 . . . . ,所以还望专家同仁们多多指导帮助。 ②在此次专项巡查行动中,有关部门发现有 5家企业存在 皮里阳秋 . . . . 现象,表面答应不再向违章建筑提供土方,并签署了协议保证书,但暗中依然照做不改。 ③有些具有历史声望的传统媒体,观念陈旧老套,机构 尾大不掉 . . . . ,从而,难以应对网络媒体的各种挑战,常常在消 颓 不前中失去了竞争力。 ④一幅尘封了 100多年的油画经过专家对颜料的化学分析和对画布进行 X光扫描,被认定为梵高的真迹,这颗 沧海遗珠 . . . . 终于可以在世人眼中大放光彩了。 ⑤对于领导来说,俯下身子,认真听取接纳下属 的意见,有时可能 从善如登 . . . . ,比较困难,但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会更具活力。 ⑥在信仰丧失、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中, 一傅众咻 . . . . ,青年人怎么可能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呢。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宁夏银川一中20xx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 ①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牛顿爵士( 16421727年)和约翰洛克 (1632 1704年 )。 „„牛顿的光辉成就就是用精确的机械观点来解释整个自然界。 „„即自然 界的每一事物都受着普遍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能够像教学原则那样精确用公 式加以阐 明。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8. 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 ①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马 铃薯等农作物 ②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 ④欧洲封 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 ⑤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A.①②③ 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 .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立 D.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该组织的建立使邮政事业实现了全球系统化。 这主要得益于 A.交通工具的发展 B.资本输出的加强 C.福利国家的出现 D.互联网技术的推 动 23. 19 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 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 这说明当时英国
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 27.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 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28. 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 29.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伏惟圣朝 以 . 孝治天下 于 . 礼义 古人之观 于 . 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分别为四组 ,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 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
抑制的忧愤,令作者既吃惊又不可理解。 D.作者称崔永元为“病人”,一方面是因为崔永元确实患有忧郁症,另一方面也能形象地揭示崔永元的个性特征。 E.文章引用《实话实说》的继任者和晶的话,既可以形象说明了崔永元的“病情”,也便于自然引出对崔永元的评价。 12.结合文本概括文中崔永元的性格特点。 ( 4 分) 13.让崔永元成为“病人”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 6 分)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