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区县20xx届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伏惟圣朝 以 . 孝治天下 于 . 礼义 古人之观 于 . 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分别为四组 ,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 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 ②⑤⑥ D.③④⑥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B. 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 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称赞他的“清平丰 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2020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Ⅱ卷 (非选择题 共 114分) 四、( 21分)。 ( 8分) ( 1)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 3分) ( 2)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 2分) ( 3)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 3分) ( 8分) 声声慢•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 ,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蒋捷(生卒年不详),号竹山,宋末元初人。 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 ( 1)这首词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分) ( 2)“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三句采用心理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听到铃 声后怎样的心理活动。 请简要分析。 ( 3分) ( 3)这首词写了“雨声”“风 声”“更鼓声”“檐铃声”“彩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等九种“秋声”,在描写这些秋声时采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选一个简要分析。 ( 3分) (每句一分,任选五句,共 5分) ( 1) 《 游 褒 禅 山记 》 中 ,王 安 石 总结 出 古 人游 名 山 大川 而 有 所得 的 原 因是“ ”。 ( 2) 《赤壁赋》中,苏轼经过了“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考,用“ ”告诉我们“物我皆永恒不变”的道理。 ( 3) 《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 ( 4) 《登高》中,杜甫感慨自己年老多病的诗句是“ ”。 ( 5) 《琵琶行》中,白居易既点明江头送客时的环境,又渲染出送别时人物凄凉悲惨心情的句子是“ ”。 ( 6) 《蜀道难》中,李白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感到呼吸紧张,于是发出了一声长叹“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1 分) 父亲的“野”孩子 冰心 ⑴我坐在院里,仪从门外进来,悄悄地和我说,“你睡了以后,叔叔骑马去了,是那匹好的白马„„”我连忙问,“在哪里。 ”他说 ,“在山下呢,你去了,可不许说是我告诉的。 ”我站起来便走。 仪自己笑着,走到书室里去了。 ⑵出门便听见涛声,新雨初过,天上还是轻阴。 曲折平坦的大道,直斜到山下,既跑了就不能停足,只身不由己地往下走。 转过高岗,已望见父亲在平野上往来驰骋。 这时听得乳娘在后面追着,唤,“慢慢地走。 看道滑掉在谷里。 ”我不能回头,索性不理她。 我只不住地唤着父亲,乳娘又不住地唤着我。 ⑶父亲已听见了,回身立马不动。 到了平地上,看见董自己远远地立在树下。 我笑着走到父亲马前,父亲凝视着我,用鞭子微微地击我的头,说,“睡好好的,又出来做什么。 ”我不答,只举着两手笑说,“我也上去。 ”父亲只得下来,马不住地在场上打转,父亲用力牵住了,扶我骑上。 董便过来挽着辔头,缓缓地走了。 抬头一看,乳娘本站在岗上望着我,这时才转身下去。 ⑷我和董说,“你放了手,让我自己跑几周。 ”董笑说,“这马野得很,姑娘管不住,我快些走就得了。 ”渐渐地走快了,只听得耳旁海风,只觉得心中虚凉,只不住地笑,笑里带着欢喜与恐怖。 ⑸父亲在旁边说,“好了,再走要头晕了。 ”说着便走过来。 我撩开脸上的短发,双手扶 着鞍子,笑对父亲说,“我再学骑十年的马,就可以从军去了,像父亲一般,做勇敢的军人。 ”父亲微笑不答。 ⑹马上看了海面的黄昏 —— 董在前牵着,父亲在旁扶着。 晚风里上了山,直到门前。 母亲和仪,还有许多人,都到马前来接我。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出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 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 ”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 ”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⑺的确,我的“野”,是父亲。天津市十二区县20xx届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试题
相关推荐
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 27.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 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28. 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 29.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如:“村里的电视机多得像村头树上挂的白色塑料袋”“连那厕所的墙上都挂有电视机”,这些句子看似平易,实则耐人寻味。 8. 小安要买电视机的愿望体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5分 ) 9. 小说的开头极其简洁:“小安家出了一点儿事”,但言简意却深,短短一句体现了作者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旨表达等方面的匠心,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
) ①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牛顿爵士( 16421727年)和约翰洛克 (1632 1704年 )。 „„牛顿的光辉成就就是用精确的机械观点来解释整个自然界。 „„即自然 界的每一事物都受着普遍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能够像教学原则那样精确用公 式加以阐 明。
抑制的忧愤,令作者既吃惊又不可理解。 D.作者称崔永元为“病人”,一方面是因为崔永元确实患有忧郁症,另一方面也能形象地揭示崔永元的个性特征。 E.文章引用《实话实说》的继任者和晶的话,既可以形象说明了崔永元的“病情”,也便于自然引出对崔永元的评价。 12.结合文本概括文中崔永元的性格特点。 ( 4 分) 13.让崔永元成为“病人”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 6 分) 四
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非洲特有的动物种类是( ) 老虎 B、企鹅 C、长颈鹿 D、大熊猫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其历史原因是( ) 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人口过度稠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现草原退、 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风力过大,吹走了表层土壤 B、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D、大量开发矿产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章运用欲扬先 抑的写作手法,一波三折,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B.作者借对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C.在构思上本文颇 有特色,一是文眼显现,反复照应,二是说理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D.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