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交流的习惯。 思 维能 力 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论证方面获得发展。 ( 1) 经历运用数字、符号、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初步学习从定量化的角度思考问题。 ( 2)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 3)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解 决问 题 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 ( 1) 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3) 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比较清楚地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 4) 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现状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成果的是( 1)刘品一先生主持的“创新学习”实验研究。 主要是实践操作性为主的成果。 (见《小学数学创新学习探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10 月。 )( 2)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是以吴文信先生为代表的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指 导纲要及教学示例,并分为三个年段(低、中、高)有较强的操作性。 浙江以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 这在张天孝教授主编的《现代小学教学》教材中早已比较好得到体现。 以朱乐平先生为代表的“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几年各地教科研部门、教研部门在开展研究的课题也不少。 我市从 98年起开展研究, 2020 年被省教科院批准立项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可算是县、市级研究情况的缩影与代表。 (三)概念的界定 从以上文献的探讨中为 本研究课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并提出了“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这一概念。 这里将对此概念内涵作简要阐释,并作出界定。 概念的内涵。 “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 它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识与技术、新的方式与方法等一切新事物。 而通过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以上“创新事物的教育”。 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在这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创新教育的核心。 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数学教学总体目标提出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学习中, 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 9 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第一个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培养积极的意愿,强烈的创新动机,追求创新。 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第二方面是培养创新思维。 即充分发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即对问题的敏感性;对观念的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第三方面是创新情感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即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学习过程,激起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的信念。 数学教学中开展 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是数学创新技能、方法的培养。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会创新。 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第五个方面是教师创新的策略与对数学创新教育的评价。 通过有效的策略与评价机制促进创新教育的开展。 本研究课题的基本概念的界定。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构建起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在教学中尝试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探索学科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小学数学学科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侧重于让小学生发现问题,培养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愿望,以及渴求解决问题的态 度及采取的探索行为。 二、研究的内容目标及原则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 二是,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策略研究; 三是,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实践操作研究。 (二) 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目标为: 从教师角度看,通过研究培养一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创造型教师,并力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构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体系看:( 1)构建小学数学各年级创新教育目标体系;( 2)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信息资料交流体系;( 3)构建小学数学创新 活动课材料使用体系;( 4)构建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体系;( 5)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从学生角度看,通过以上研究与实践,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学习能力。 (三) 创新教育的研究原则 普遍性原则 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 创新并不神秘,人人皆有,而决不是面向几个尖子生。 层次性原则 创新教育在强调面向全体的同时要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也要注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是由初级向中级、高级发展的,因此,区别对待并考虑阶段性。 基础性原则 10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创新必须以一定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 提倡创新并不否认前人知识的传承。 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知识主动探索达到创新。 自主性原则 创新教育的宗旨是要把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环境中自主探索,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创新。 叶澜教授认为,主动性与人所特有的发展、创新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与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和潜能的可能实现联系在一起。 以主动性的态度去对待周围世界,对待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个体具有独特性,会出现创新„„。 实践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 ”,创新教育同样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管的作用,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 引导学生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各种社会活动,提倡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来研究数学问题。 开放性原则 创新教育不能自我封闭、自我孤主地活动。 创新不单局限于课堂上,不局限于一种形式,要提倡方法多样、渠道多条、时间拓展。 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时控、学生思维等进行全方位的开放。 三、研究的方法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课题研究由上虞市教科所的牵头,由吴毅松申报并被浙江省教 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 2020 年度规划课题而立项。 在此基础上,通过各校申报从全市 60多所学校中选择市属学校、乡镇小学、中心完小、完小四个层次的 15 所学校,确定 19 个子课题开展研究。 研究对象为 130多班级, 2020 多名学生。 (二) 研究人员的确定 本课时课题组成员,子课题组长都为学校数学教学骨干教师,其中有特级教师、省市教坛新秀、教科研骨干且除教科所人员外都是直接在第一线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 本课题得到省教科院同志的指导,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担任了 200 份创新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还对研究工作作了全程关注。 (三) 研究方法 研究方 法的确定上我们根据本课题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主要有: 经验总结法。 各课题组成员学校全体参与人员认真总结过去的成功做法,尤其是近几年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中的自主学习、创新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整合等经验,收集资料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把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问卷调查法。 在多数子课题的研究中,为了解现状、为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基础性材料,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准实验法。 11 对《小学数学课堂人际关系研究》与《创新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等子课题研究采用准实 验方法,通过实验比较,用量化数据进行分析。 个案研究。 在《学生困难生创新意识培养》等子课题研究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 行动研究。 在整上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彩了行动研究的方式。 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边研究、边推广,使整个研究成为研究培训、学习提高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教师也在研究中进步。 四、研究的程序 本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1999 年 8 月 —— 10 月) 收集有关信息。 进行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重点。 制定研究计划。 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培训与研讨,组织学习有关文献。 (二) 立题申报阶段( 1999 年 10 月 —— 2020 年 1 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总课题方案的设计; 确定研究的总体目标,在对目标的分解的基础上,确定各子课题; 子课题申报及课题研究成员学校的选定; 聘请专家进行指导论证。 (三) 实施阶段(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7月) 按课题实施方案分 19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开展四次大的交流活动; 2020 年 10 月进行中期阶段性总结、论证、编印《阶段性总结报告、论文集》; 在 2020 年 5月进行一次课题结题总结前的交流活动。 (四) 结题阶段( 2020 年 7 月 —— 2020 年 10 月) 对研究成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各子课题结题的基础上撰写出课题总结报告。 在总结二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深化研究进行部署。 并结合教研活动,将成果在进行介绍在本市学校推广应用。 五、研究成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在对创新教育的理论、学科创新教育的意义、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特点、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课堂操作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 本课题研究已取得了以下较为明显的成果。 (一)制订了《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评价标准》。 并在 18 个班中进行了试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二)总结出了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困难生创新精神培养等成功做法。 12 (三)探索各总结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这些策略主要有:“开放式教学策略”、“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策略”、“自主性学习策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等。 (四)通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性的补充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