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摘录内容摘要:

大尾部小,头部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北方向。 在辨别方向时, 应 注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互相补充、验证。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在掌握共同规律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各地区的特殊规律,以便得出正确的判断。 在野外行进中迷失方向切勿惊慌 失 措,应立即停下来冷静地回忆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重新定向,然后再寻找道路。 最可靠的方法是循着自己的足迹退回至原出发点,切勿盲目乱撞。 发现迷失方向时,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往哪儿走,在山地尤应如此。 在山地,若山脉走向分明、山脊 坡度较缓,可沿山脊走。 因为山脊视界开阔,易于观察道路情况,也容易确定所在位置 , 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沙漠、戈壁滩或林海雪原上行进,因缺乏定向的方位物,人们在上述地区一般不会走直线,通常向右偏。 步行者通常约以 3~ 5公里的直径走圆圈,即俗话说的 “ 鬼打墙 ”。 在上述地区行走,可利用长时间吹向一个方向的风或迅速朝一个方向飘动的云来确定方向。 迎着风、云行走或与其保持一定的角度行进,可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循着直线前进。 也可每走一段距离作一个标记 (如放石头、插树枝,或在树干上用刀斧刻制标记 ),不断回 头 看所走的路线上的标记是否 在一条线上,便可以得知是否偏离了方向。 沙漠地区寻找辨认道路可根据地上的马、驴、驼的粪便。 一般成规律者,是人畜走过的路线。 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和草原地区,道路少但比较顺直,变迁不大。 只要保持了总的行进方向,便可一直走下去。 在有流沙的地区,个别路段会被覆盖,出现左右绕行的道路,这种绕行距离一般不会很远,应及时回到原行进方向上,切勿沿岔路直下而入歧途。 在沙漠地区,还应注意不要受海市蜃楼的迷惑。 在森林 (丛林 )中 , 顺河而行最为保险,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要注意行进方向两侧可作为指向的线形地物,如 河流、公路、山脉、长条形的湖泊等。 注意其位置在行进路线的左方还是右方,是否与路线平行。 如发现迷失方向,应立即朝指向物的方向前进,一直走到为止,再行判定方位。 也可 用刀斧刮 树 皮 或荧火棒 作标记 以便返回。 第二节 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的最基本需求,离开它人就无法生存。 身体要是没有水的不断补充,很快就会出现脱水现象。 脱水 1%时会感到口渴; 2%时感到不适; 3%时食欲不振; 4%时恶心; 5%时头疼; 6%时头晕; 7%时语言障碍; 8%时呼吸困难; 9%时无法行走; 10%时意识模糊; 11%时吞咽障碍; 12%时虚脱。 因此,一旦发 现缺水,当务之急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脱水状况,然后立即找水补充。 如果受困于沙漠寻不到水源,那就不要乱动,要设法寻求救援。 如果水源充足,必须保证每天正常的饮水量。 要注意的是吃东西会使你口喝。 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食用肉食、干燥、高淀粉的食品或味道过浓过重的食品;多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硬糖和水果最为理想。 缺水时尽量不要直接暴露在太阳之下,并穿宽 10 松长袖衣服避免裸露皮肤,同时要将活动量减至最低。 一 、寻水 1.漠中寻水 想在沙漠中找到水非常困难,因此在沙漠和戈壁地带作业一定要准备充足的水,并做好用 水计划,随时了解周围地区绿洲和河流的分布情况。 如果发生意外应尽快和外界取得联系,获得援助。 在沙漠中有的植物,如仙人掌、荆棘类灌木生长的地方就有可能找到水;在干枯的河流拐弯处,或者沙丘之间的洼地的最低处向下挖或许能找到水源;骆驼对水的敏感性很高,沿着骆驼走的路一直走下去,寻找到水源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沙漠中昼夜温差很大,可用“日光蒸馏器”的办法收集到一点水。 在比较潮湿的沙地上挖一个大坑,坑底部中央放一容器来收集水滴,在坑口上盖上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中间要压低对着收集容器。 日光能使坑中潮湿的沙土和空气温度升高, 形成水蒸气凝结在塑料膜上,并形成水珠下滑至容器中。 这种方法一天至少能收集到约 55毫升的水。 如右图所示。 警告:沙漠地区会有一些无活水源头的死湖,他们逐渐形成盐湖。 盐湖里的水只有经过蒸馏才可饮用。 2. 森林中寻水 沙漠中找水难,森林中找水也不易。 尽管在森林中周围都是水渍渍的参天大树,但林子里能见度差,很难发现成片的地表水面。 要想找到水,首先要记住以下几点: (1) 水往低处流,请往低地走。 (2)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绿色植被。 但要是植物枯萎或死亡,说明该地区可能受过化学污染。 (3) 动物要喝水。 观察周围动 物活动情况,也许它们能指引方向。 (4) 以种籽和谷类为食的鸟也要喝水,因此,也可以观察鸟的活动情况。 (5) 青蛙生活在水里,听到它的鸣叫,就等于找到了水。 (6) 悬崖底部一般都会渗出水流,要仔细寻找。 二、水源 在野外采集到的水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露水 露水是求生者最可靠的水源。 露水刚刚形成,就应及时采集,否则早晨的太阳会将其蒸发得一干二净。 找一件吸水性强的衣服或布料做成布团,然后在草地上拖来拖去,这样就可以吸水,也可采集挂在树枝上的水滴和汲取岩石上的积水。 布团吸足之后,再把水拧在容器里。 露水本身 是纯净的,但从植物或岩石上采集下来可能就会受病毒或昆虫的污染。 因此,最好是烧开后再饮用。 2.雨水和雪水 雨水一般是野外最安全的水源。 天下雨时,一定要抓紧时间采集水,越多越好。 但要切记,不要将采集到的水污染了。 如果没把握,最好将水烧开后再饮用。 采集雪水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融化雪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要融化 8~10 份的雪才能得到 1 份水。 3.冰水 冰水是不干净的,饮用前一定要烧开并过滤掉杂质。 11 4.积水 雨水往往都会积在水坑或洼地里。 这种水是死水,一定要观察水是否清澈,有无颜色、飘浮物,是否有异味等。 若断定是可饮 用的水也要过滤和烧煮后才能饮用。 若是积水周围无绿色植物生长或发现动物尸体则表明水里可能含毒,不能饮用。 树洞里也能找到雨水,但这种水受到丹宁酸的严重污染,不能饮用。 5.可饮用的树汁 某些树的树汁是可以饮用的。 早晨时节,可以从枫树、桦树和小无花果树上汲取汁液。 树汁一般都含有糖份,解一时之渴,却会加速你的体内脱水。 竹子也是非常好的水资源,而且从绿色青竹流出来的水既干净又没怪味。 采水方法也简单。 只要把竹枝弯曲绑住,将头部切断,一夜之后就可以滴下好多的水。 6.泉水和地下水 并非所有泉水都是可以喝的,泉水的质量 跟地质有关,有的泉水会含有有害矿物质,如发现有气味或有颜色,水体混浊则要慎重。 泉水和地下水通常都被泥土覆盖,还会掺杂树根、草根之类的东西。 挖井是获取地下水的好办法。 取水时要等杂质慢慢沉到井底后再取。 取水的动作都要轻,以免把水搅混。 饮用泉水和地下水一定要先烧开。 7.水塘 水塘里有丰富的水源,但饮用时一定要谨慎,因为水塘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不得不饮用的话,切记要将水过滤和煮沸。 8.江、河、湖水 小溪中的水极易被腐烂的动物尸体污染。 江河湖水也易受到化肥、化学物质的污染。 河水的下游污染最严重。 要想饮用这里面的 水,必须多加小心,否则会引起痢疾之类的疾病。 三 、饮用水的净化 野外的水源许多都受到污染,因此要经过净化才能饮用。 在恶劣的环境中,饮用不健康的水很容易受到感染、中毒或引发肠道疾病,如腹泻等。 此时如果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小小的腹泻都有可能致于死地,因此饥渴难耐,也一定要静下心来,只要条件允许,饮用水都要经过净化。 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煮开、蒸馏等,这需要有三样东西:火、容器、过滤器。 此外有的水还要经过消毒、杀菌才能饮用。 随身应该带有打火机、防水火柴、铝制饭盒、过滤纸、净化水药片 、高锰酸钾、碘酒等必需品。 在意外 情况则要寻找替代品。 火焰能温暖,驱走蚊虫,提高士气。 最好是先把火生起来。 生火的技巧应该事先就掌握好,免得临时抱佛脚。 1.临时容器 临时制作的盛水容器主要有三种类型:烧水壶:可直接用火烧水。 锅:可用烫石头给锅里的水加温。 储水器:只用来储存运送干净的水。 ( 1)烧水壶 烧水壶是可以用可燃材料制作的,如竹子、桦树皮等,因为里面盛满水就能防止容器自燃。 诀窍在于壶底下的火苗不得高于壶中的水面。 ①竹子 在竹子产地,有的竹子很粗,足以制成水壶。 竹子还能做成许多其他容器,有时竹筒里面还能发现可以饮用的净水。 ②桦树皮 或樱桃树皮 找一段完好的树干,然后小心地将树皮扒下来。 可将树皮放在水中浸泡,也可用火烘烤 12 树皮,目的是使之易于弯曲。 然后,将树皮折成圆形或长方形的容器。 用麻绳固定容器则效果更佳。 ( 2)锅 在地上挖个坑当锅简单易行。 只是这种盛水的“锅”不能用火直接加热,但可将滚烫的石头扔进水里加温。 泥土地适合地“锅”盛水。 在地上挖个锅状的坑,将“锅”的内壁干抹平,再在顶端垒一圈沿,防止杂质落入水中。 此外,可以用 T 恤衫或无毒的树叶给“锅”做个内衬,目的同样是防止杂质沉入水中。 装在泥坑里的水总是混浊的,要等它沉淀一会儿再舀出表 面的清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然锅: ①有凹槽或碗状的石块 ②动物皮 如果有幸猎到一只兔子一样大小的动物,不仅可以用它的皮作“锅”,而且还能用这个“锅”烹制野味。 用长树枝搭一个三角架,再将做好的“锅”挂在上面。 注意:往“锅”里加水时不要太快,否则会损失很多的水。 先用双手捧一点水放进去,皮锅吸收水后会慢慢膨胀。 水不要装得太满,因为还要往里面加烧红的石头。 ③木碗 用木头刻一个木碗虽然比前面几种办法更耗时,但并不是不可以做到。 而且木碗结实耐用,携带方便。 找一块长方形的木头,再从火中取一块大小适当的烧红的木炭 ,放在木头中间,找一只吹管对着木炭猛吹。 这时木头中央就形成一个碗状的坑。 用利石将木头上的毛刺刮去,一个碗就制成了。 ( 3)储水器 制作储水器主要是着眼于长久使用,可以用以上谈到的各种材料制作。 当然,要是随身就有储水容器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2.过滤 过滤器能把水中的杂质过滤掉,起到净化的作用。 如果身上没有过滤纸或高锰酸钾等,则要采取一些替代的方法。 ( 1)临时制作过滤器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裤子制作。 将裤子翻过来,再将一只裤腿塞进另一只裤腿里,捆扎起底部就行了。 把裤子浸湿,吊在三角架上,里面装上木炭后注水过滤。 下面摆放一只接水的容器接过滤出来的水。 见右图。 ( 2)木炭过滤 往水里放几块木炭能够过滤掉水里的许多尘埃和矿物质等悬浮物。 也可以用一小块布包着木炭做一个过滤器效果更好。 ( 3)用石头烧水 石头烧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净水方法。 石头的大小和重量要合适,而且必须是干燥的。 河床底或潮湿的石头加热后会膨胀,甚至会爆炸。 另外,燧石等矿石也不能用。 把石头放在火上加热,然后把烫石头夹到水里去。 放入水中之前别忘了吹去石头上的烟灰。 西北沙漠地区的居民 常在 苦咸水 中加入一些 地椒草同煮,虽然不能除去苦咸,但可以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 泻。 13 第三节 生火 烧水需要火, 煮烤食物需要火,宿营取暖需要火,发求救信号 、驱赶野兽 也需要火。 因此要在 野外生存 ,学会 取火 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择生火的地点 在野外,并不是随处都可以生火,因为稍 有 不慎就会引 发 火 灾。 搭野营炉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地点。 烹调离不开水,可选在近水处。 但若靠得太近又会污染水。 要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 , 在 风力大、 干燥的日子 更 要当心 ,避免发生火灾。 生火要在风力小或背风的地方。 在平坦的地区生火且风很大,可竖一道挡风墙,或者挖一道沟壕在里面生火。 生火的地方不能太潮湿。 如果找不到干燥的地方可以用 湿木头 或石头 搭起一个高出地面的平台然后在上面生火。 二、收集燃料 在野外最常见的燃料是干枯的植物,枯树枝,干草最为理想。 干树皮、干藓苔、落叶、针叶松的干果和落果 等是很好的引火材料。 在没有树的地区,同样有天然燃料,如煤泥干、油页岩、含油的沙土、干 燥的 动物粪便和动物油 、废弃的生活垃圾、布棉料、塑料和汽车轮胎等都可以作为燃料。 三、 怎样取火种 火柴在野外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出发前一定要检查是否带有足够的火种,火柴盒要作防水包装,打火机最好是防风打火机,有条件的话 可以在救 生 包中带一个密封点燃器,上面附带几根灯 蕊油绳和火石,用防水胶布紧紧包好 , 可用它燃 400 至 600 次火。 如果你在野外作业时间较长或是在高山极寒地带作业 应带上一个金属火柴 ,这种现代的火柴可点 3000次火。 在 没有火种的情况下 ,可用以下各种办法取火 : 1. 凸镜引火法 用放大镜 (或 望远镜片 、 瞄准镜、照像机上 的 凸透镜 )透过阳光聚焦照射易燃的引火物 (腐木、布中抽出的纱线、撕成薄片的干树皮、干木屑 、 汽油、酒精和枪弹的发射药或导火索等 )取火 已 为人所熟知。 此外,放大镜透过阳光聚焦还可将受潮或被水浸湿后晒干的火柴点燃 (右图)。 在手电筒反光碗的焦点上放引火物,向着太阳 也能取火。 2. 电火花法 如果汽车蓄电池没有坏,可截取两段不大重要的电线,例如照明灯的电线,或使用跨地线。 两线各接一个电极,然后小心把两线的另一端互碰,激出火花点燃旁置的引火物。 3. 闪光信号灯法 如果汽车上装有闪光信号灯 , 可将灯罩的顶部在岩石上碰碎,用闪亮的灯点火。 但要按要求去做,小心别引起森林火灾。 4. 电珠法 手电筒的电池和电珠也可以做引火的工具。 把电珠在细沙石上小心磨破,注意不能伤及钨丝,然后再把火药填入电珠内,通电后即能发火。 若有电量较大的电池,将正负两极接在削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