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内容摘要:
输出一个控制信号,通过两信号的高低电平差值来决定电动机的方向和速度。 方案二:单极性工作 方式,是单片机的控制端口接地,另一端输出 PWM 信号,切换两口的输出来调节 PWM 的占空比,进而可控制电动机的方向和速度。 因为双极性工作制电压波中的交流成分比单极性工作制的大,电流波动也较大,所以本设计采用了单极性工作制。 PWM 调速方法 PWM 调速原理如图 所示 T1 T T2 T:周期 T1:高电平持续时间 T2:低电平持续时间 t U 图 PWM 调速原理图 根据改变占空比方法的不同, PWM 调速可分为以下三种: ( 1)定宽调频 保持 T1不变,改变 T2,周期 T随之改变。 ( 2)调宽调频 保持 T2不变,改变 T1,周期 T随之 改变。 ( 3)定频调宽 保持周期 T不变,同时改变 T1和 T2。 前两种发法在改变占空比的同时改变了脉冲频率,当控制脉冲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接近时,将会引起振荡,所以,本设计采用第三种方法来调速。 PWM 软件实现方式 方案一:使用定时器作为脉宽控制的定时方式,此方式产生的脉冲宽度极其精确,误差只有几个微秒。 方案二:使用软件延时方式,此方式不如方案一精确,特别是在引入中断后,将有一定的误差。 但是由于方案二不占用定时器资源,且对于直流电机,采用软件延时所产生的定时误差在允许范围,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的结构框图如下图 所示,主要包括 4位键盘电路、电源电路、 89C51单片机芯片、直流电动机、 PWM 驱动电路、晶振电路以及复位电路七大部分。 4位键盘和单片机相连,主要用来控制直流电机,其中一位控制直流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一位控制直流电机的正反转;一位可以使直流电机加速;还有一位可以使电机减速。 电源主要为单片机提供电源。 晶振电路是为单片机提供振荡脉冲。 复位电路是将单片机的硬件做初始化操作。 而电机的加减速则需要调节 PWM的占空比来调节(具体见第一章)。 图 系统的结构框图 本设计选用 LM629 直流电机,而单片机则采用 51系列中的 89C51 单片机。 单片机 89C51 简介 之前已经学习过 80C51 芯片,在本设计中采用 89C51 单片机芯片。 他们之间芯片各脚的定义是完全兼容的,唯一的区别是 89C51内部集成了 4K的 FLASHROM,而 80C51 内部是厂家做好的掩膜式 ROM,除了在烧写 ROM 的时候方式不同,在电路中的功能是一样的。 因此在电路上没有区别。 89C51 单片机的主要特 性: 4K 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128*8 位内部 RAM;有五个中断源;两个 16位定时器 /计数器和 32 位可编程输入 /输出线;具有时钟电路和片内振荡器;有可编程的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复位 电路 89C51 单片机 4 位 键盘 电源 电路 PWM 驱动 电路 直 流 电动机 时钟 电路 图 80C51 管脚图 L298N 电动机驱动芯片简介 使用 L298N 可以对电动机进行驱动 ,此芯片中含有两个桥式电路,可以对两台电动机进行驱动,本设计中只需要驱动一台电动机,所以选择 L298N 进行驱动是可行的方案。 其管脚如图 所示, IN IN IN IN4 为四个输入; ENA和 ENB为两个使能输入; SENSA 和 SENSA为电机电流 (或叫桥驱动电流 )检测引脚,一般不用直接接地; OUT OUT OUT OUT4 为四个输出。 图 L298N 管脚图 4 硬件设计 单片机系统电路 整个 89C51 单片机的系统电路就是将晶振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键盘电路模块、直流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同 89C51 单片机连接在一起,再有就是单片机的Vcc 接 +5V 电源, Vss 接地,如图 所示。 本设计通过四个按键来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按键与 P2 口相连,按下按键改变电平,将改变的电平通过单片机送给 和 口,在送到 L298N 的输入端口,从而对电动机的启停和方向进行控制;还将其产生在 PWM 脉冲送到 L298N的使能端,从而对电动机的速度进行控制。 图 系统电路图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用于产生复位信号,通过 RST(高电平有效)引脚送入单片机,进行复位操作。 该引脚上出现持续两个机器周期(即 24 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便可实现复位,复位电路对单片机系统顺利的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保证程序从指定处开始执行,即从程序存储器的 0000H 地址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另外,当程序进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机”状态时,需复位以重新启动。 复位信号的产生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 的电容充电实现的。 通电时,电容两端相当于短路,于是 RET 引脚上为高电平,然后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进行充电, RET端电压慢慢降下来,降到一定程度时变成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 对干扰抵抗能力差。 最简单的上电自动复位电路。 按键手动复位电路是通过电阻接高电平实现的。 按键手动复位电路。 在现代工业控制中,根据实际需要,一般采用兼有上电外部复位与按键复位的电路,这样复位电路能输出两种电平的复位控制信号,以适应外围 I/O 接口芯片所需要的不同复位电平信号。 而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按键手动复位 ,如图 所示。 图 复位电路图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是单片机系统的心脏,它控制者单片机的工作节奏。 单片机虽然内部有振荡电路,但是要形成时钟,必须外部附加电路。 微型计算机的 CPU 实质上就是 一个复杂的同步时序电路,所有工作都是在时钟信号控制下进行的。 每执行一条指令, CPU 的控制器都要发出一系列特定的控制信号。 AT89C51 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由两种方式产生:一是内部振荡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振荡方式。 内部时钟电路,在 AT89C51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只要在单片机的 XTAL1 和 XTAL2 引脚外接定时反馈回路,振荡器 OSC 就能自激振荡,并在单片机内部产生矩形时钟脉冲信号。 定时反馈回路常由石英晶振和微调电容组成,其中石英晶振的频率是单片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控制器的控 制节拍就越快,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一般情况下,石英晶振的频率选为典型值 12MHz,这样有利于得到没有误差的波特率。 内部时钟电路对外接电容 C C2 并没有严格要求,它们起稳定振荡频率、快速起振的作用。 电容C1 和 C2 典型值在 60~ 70pF 之间振荡器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 选择 30pF 左右时对应的时钟频率为难 12MHz,外接陶瓷振荡器时,电容值通常选择为 47pF。 外部时钟电路是利用外部振荡信号直接作为时钟源直接接入 XTAL1 和XTAL2。 通常 XTAL2端直接接至内部时钟电路,输入端 XTAL1接地。 由于 XTAL2的逻辑 电平不是 TTL 的,所以建议接一个 ~ 10K 的上拉电阻。 RST 时钟电路则是由振荡电路产生震荡脉冲,从而得到晶振频率的电路。 本设计中选取内部时钟电路, 如下图 所示。 图 内部时钟电路。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相关推荐
可反复擦写 (1000 次 )Flash ROM, 32 个双向 I/O 口, 256x8bit 内部 RAM,时钟频率 024MHz,可编程 UART 串行通道。 3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中断, 2个串行中断, 2 个外部中断源,共 6个中断源, 2 个读写中断口线。 其引脚排列图如下图 : 图 STC89C52 的引脚排列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2020
6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 本设计以 AT89S52 单片机为核心,以 5 个弹跳按钮作为输入达到控 制直流电机的 停 止 、 加速、减速、正转、反转。 在设计中,采用 PWM 技术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对占空比的计算达到精确调速的目的。 ( 1)能实现通过调节给定的电压对直流电机的速度及转向控制; ( 2) 通过按钮能实现直流电机的加速、减速、等变速及转向控制; 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 ,
行译码,然后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完成一系列定时控制的微操作,用来控制单片机各部分的运行。 其中有一些控制信号线能简化应用系统外围控制逻辑,如控制地址锁存的地址锁存信号 ALE,控制片外程序存储器运行的片内外存储器选择信号 EA,以及片外取指信号PSEN。 8051 在物理上有 3 个存储器空间 : 1)片内数据存储器 RAM。 2)片外 数据存储器RAM。 3)程序存储器 ROM。 程序存储器
被定义为数据 /地址的第八位。 在 FIASH 编程时, 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 FIASH 进行校验时, P0输出原码,此时 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 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 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 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 P1 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
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9 [ 15]李华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1 [ 16]刘润生 .语音识别在电话遥控中的应用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 [ 17]周永峰 .近距离体验智能家居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 18]邱关源 .电路原理 [M ].北京
尺寸布置各个元件的位置,但是毕竟不能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因此用户新建原理图 NewSCH 添加元件库 Add/Remove Library 调出元件 FindPlace Compent 元件布局 连线 设置元件属性 存盘 Save 打印输出报表 Print,Rcport 建立网络报表 Create Netlist 西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12 还要对元件的位置进行手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