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

课结果进行批处理,在确定了学生的选课结果之后,学生就可以查看到自己本学期最终的选课信息了。 教师查看授课信息 :在教务处进行了课程确认之后,教师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本学期的课程信息查看,不仅可以看到课程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信息,教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7 师还可以查看并保存选择课程的学生名单。 新系统的目标确定之后,可以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三个方面对能否实现新系统目标而进行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如图 所示。 图 数据流分析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开始设计数据库系统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地全面细致,尤其是应该仔细考虑到用户的各种各样的需求 [10]。 数据流图是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常用工具,图中不存在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表示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它是和用户进行交流的极好工具 [11]。 本系统的数据流图描述 : 教务处人员在登录之后可以对后台信息进行管理,比如 :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新闻信息以及选修课程信息等。 学生在登录之 后可以查看和修改个人资料和密码,查看授课教师的信息,查看课程信息以及查看新闻消息等等。 教师在登录之后可以查看和修改个人资料和密码,可以查看选择了自己课程的学生名单以及学生资料,包括学生的姓名、所在的院系等等。 由于系统的选课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将选课数据流分层给出。 数据流图的第二层是对于学生选课数据流的描述。 学生查看教务处发布的课学生 查 看选课信息 填报志愿 选课志愿信息 提交志愿信息 教务处 查看学生志愿信息 学生志愿录取 录取结果信息 提交录取结果信息 数据库 打印 教师 查看选课结果信息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8 程信息,进行志愿的填报并且生成志愿信息表。 教务处根据学生填报的志愿信息表和课程表的人数约束条件,进行学生的课程志愿录取,生成选课结果表。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9 3 系统设计 系统总体 功能结构 本文在研究上述介绍的理论基础上。 采用 B/S 模式下的平台架构,以Windows2020 作为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是 SQLServer2020,用 开发动态网页,中间组件用 .开发 [12]。 下面分别从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连接、安全性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 所示: 图 我们这个选课系统具有 4 个特点 : (1)安全性 :通过采用多项安全措施来保护本系统。 如 :设置口令,采用 Session记录用户的操作信息,设置用户权限,避免了选课的高峰访问,对选课算法进行优化等。 (2)简便、快捷性 :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能连上校园网的机器上选课。 成功登陆后,可以进行所需要的操作,使选课操作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 用户登录身份验证模块 设置选课时间模块 录入信息模块 开设课程模块 编辑程序时间地点模块 评分模块 查看课程模块 选课和锁定模块 数据库模块 数据库访问模块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10 (3)准确性 :为了保护准确性,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权限,使其数据安全有保障。 (4)公平性 :保证选课操作在有先后次序情况下,都有相等的选课概率,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个学生的利益,因此采用公平算法。 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数据库分析 对于数据库的设计,也就是数据的内容和组 织方式,考虑在设计数据库时,首先应该关注数据库的设计目标。 一个完善成熟的数据库应该是没有冗余的数据或者冗余数据较少的数据库,并且它能够快速的定位数据节点,便于其进行维护[13]。 但是数据库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 经过与老师和同学、还有管理员的讨论,通过分析学生的选课流程,管理员的维护需要,我们得到数据库的实现包含了如下条件: 首先,学生的数据信息的获取。 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直接提供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学院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有些选课需要的信息可能并不存在,所以需要预留出相关的空字段便于以后添加。 其次,选课规 则的信息。 由于各个培养单位对于学生课程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造成选课的时候需要有不同的选课规则,这就需要我们在数据库中添加各个培养单位的规则以在系统中实现这些逻辑规则。 比如,文理科的学生对学分有不同要求,不同学院学生对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专业课的范围等要求 3)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主要包括:各个校部,各个培养单位提交的课程名、学时、学分等信息。 4)选课的信息。 选课操作包括学生表和课程表,由于他的操作最多,所以他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好坏,因此我们不应该存在冗余信息,尽量只包含重要的字段,例如:编号,学号,成绩, 备注等。 选课平台的数据库用下图 就可以表示: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图 选课平台的数据库 ER 图 数据库逻辑设计与实现 SQL Server 2020 是本选课平台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用的数据库是Elect Class,主要包含了 5 个数据表, Student 表存放学生信息, Cource 表存放课程信息, Teacher 表存放教师信息, Users 表存放系统管理员信息, Elect 表存放选课信息, Depart 表存放院系信息。 各个表字段的定义如下: ( 1) Student 表。 学生个人 基本信息的存储,主键是学号,如上表所示,其共分为: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是否允许为空四个类型。 表 Student 基本信息表 ( 2) Teacher 表。 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的存储,教师编号作为其主键,因为是学校分配的,所以没有重复的发生,如表 所示,其共分为: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是否允许为空四个类型: 教师 1 开设 N 课程 选修 学生 教室 管理员 教学楼 上课地点时间 属于 N M M 1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12 表 教师基本信息表 ( 3) Course 表。 Course 表是用来存储课程信息的,其共分为: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是否允许为空四个类型。 Course 表主键是课程编号,在甚至课程编号是可以 自动增加,每次增加 1(在建表的时候对属性列设置为“标识”,同时设置“标识地增量”加 1)。 Id 的外间是开课教师,“ TId”的必须和 Teacher 表中“ TId”一一对应,设置外键通过建立表的窗口中单击右键,选择关系选项,在其中设置外键关系。 如表 表 课程基本信息表 ( 4) Elect 表。 学生的选课基本信息存储于 Elect 表,在 Elect 表中学号和课程编号同时是主键和外键。 其共分为: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和是否允许为空四个类型。 如表 所示的表字段。 表 选课表的数据截图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用户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是为了满足软件专业化和标准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对软件的使用界面进行美化、优化和规范化的设计分支 [14]。 首先要确定网站的整体风格,本系统采用大方得体的风格,网页色彩柔和清新,以蓝色为主调搭配,系统整体蓝白相间。 刚进入主界面,在登录以后,不同的身份可以对应不同的界面。 学生用户登录的主界面,左侧的导航菜单是学生用户独有的功能,其中包括选课、查看选课结果、查看教师信息等。 整体结构干净整洁,排版布局清晰明了。 流程设计 网上选修课选课及教学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学生、教务处和教师三种用户。 教务 处发布选修课信息,学生查看选修课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 [1516]。 在课程调整期间如果有些课程因为选课人数过少就不能开课,而选择了这些课程的同学则要重新调整课程。 在改选退选阶段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可以改选和退选课程,最后生成最终的选修课名单,教师和教务处可以随时地查看这些选课名单。 考试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在线录入学生的成绩,学生们也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成绩,教务处也可以查看到学生的成绩并且保存。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4 系统实现 学生管理系统 界面如下图 所示: 图 选课系统登陆界面 在用户名和密码处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用户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学生”,单击“登录”按钮,登录选课系统。 主要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btnLogin_Click(object sender, e) { int type = ()。 string user = ()。 string inputkey = ()。 string key =。 string sql =。 DataSet ds。 switch( type ) { case 1://学生 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15 //验证学生身份代码 break。 case 2://教师 //验证教师身份代码 break。 case 3://系统管理员 //验证管理员身份代码 break。 default。 break。 } } 查看必修课程列表页面,如图 : 图 查看必修课程列表页面 登录成功后,进入学生主页,点击“必修课程”链接,得到所有必修课程的列表,在列表中可以看到所有必修课程及课程的简单信息, 如授课教师姓名、课程所占学分等。 在列表中可以点课程名称,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链接,查看课程详细信息;基于 WEB 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点教师姓名,如“李萍”链接,查看教师的详细信息;点击“查看上课时间地点”链接,查看对应课程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在页面加载的时候从数据库读取所有必修课信息,代码如下: string sql = select Course.*,TName from Course,Teacher where CType like 39。 必修 39。 and like。 //查询处所有必修课程 信息 DataSet ds = (sql)。 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