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园林规划]三期工程中一投标文件_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 137 附附 表表 二二 :: 拟拟 配配 备备 本本 项项 目目 的的 试试 验验 和和 检检 测测 仪仪 器器 设设 备备 表表 ..................................................... 138 附附 表表 三三 劳劳 动动 力力 计计 划划 表表 ............................................................................................ 139 附附 表表 四四 :: 计计 划划 开开 、 竣竣 工工 日日 期期 和和 施施 工工 进进 度度 网网 络络 图图 ............................................................ 140 附附 表表 五五 :: 施施 工工 总总 平平 面面 图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 第一章、 综合 说明 ★★ 第第 一一 节节 编编 制制 原原 则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着遵循我们公司的质量方针,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根据设计图纸和建设单位招投标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从经济和技术统一的全局出发,对各种问题加以全盘考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全面布置。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 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选用较优的施工方案,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及设备,组织好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和半成品的供应;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现场道路、运输、水电供应、仓库和生产、生活临时设施作出规划和安排,使施工活动能有计划地进行,力求优质、低耗、高速地完成本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 第第 二二 节节 工工 程程 概概 况况 (一)工程简介 (二)工程概况 民生•天都星城(南区)住宅小区三期工程 ,本工程位于马店市驿城区铜山大道中段与交通路交叉口西南角,共 22 栋,均为框剪结构,其中 A B1和 B5楼为地上 18层,其余栋号均为地上 12层, 总建筑面积约 平方米。 第第 三三 节节 编编 制制 依依 据据 1) 、甲方提供的各专业施工图。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民生•天都星城(南区)住宅小区三期工程 2 工程地点 驻马店市驿城区铜山大道中段与交通路交叉口 3 建设单位 驻马店市民生置业有限公司 4 工 期 637日历天 5 质量标准 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验收合格。 11 2) 、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3) 、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现场勘察情况。 4) 、 国家及河南省现行的最新各专业施工验收规范。 5).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工程技术、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02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 2020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 2020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2020 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 2020 7.《建筑安装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30088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020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84 1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2020 11.《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及保温屋面构造》 97YJ406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 1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2020 1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验收》 GBJ20883 1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95 16.《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2190 1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1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99 2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2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90 2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以上规范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12 第第 二二 章章 主主 要要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的的 选选 择择 ★★ 第第 一一 节节 现现 场场 规规 划划 方方 案案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按先深后浅的原则组织施工,先高楼后地下车库施工,其他住宅楼同时开工,并互相流水,分派 多 个施工队同时施工,以解决现场施工场地不足的矛盾。 现场集中布置办公及为施工生产服务的设施及职工的生活基地。 第第 二二 节节 混混 凝凝 土土 工工 程程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泵直接送到浇灌地点,再由布料机分配至构件地点。 第第 三三 节节 模模 板板 工工 程程 方方 案案 梁、板模板主要使用覆面防水镜面板、木龙骨、外钢管 龙骨,支撑主要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地上部分剪力墙及楼梯踏步采用定型全钢大模板;地下室梁、板制作用竹胶板和 50 100mm 木方;地下室结构墙体及顶板采用 18mm 厚多层板。 第第 四四 节节 钢钢 筋筋 工工 程程 方方 案案 钢筋采取现场集中统一下料制作,现场绑扎成型,水平钢筋(直径 20 以上)主筋直径大于等于 22mm 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小于 20 的主筋采用闪光对焊,竖向钢筋主筋直径大于 12mm 的,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直径小于等于 12mm 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第第 五五 节节 现现 场场 运运 输输 和和 外外 架架 方方 案案 各单位工程的钢筋、模板、建筑材料等垂直运输采用塔吊运至 操作地点。 内外装饰材料的运输由施工电梯完成。 现场水平运输及地面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和人力手推车完成,楼层间水平运输采用人力手推车。 本工程 每栋楼 配备 一 台塔吊( LR=40m)和 一 台双笼施工电梯。 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及布料杆等运送至构件部位。 本工程主体施工采用双排外挑脚手架,在三层结构板施工完毕后搭设外挑脚手架,设每四层一挑,为室内外回填土做好准备。 1~ 2 层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3~ 32 层采用挑架,外架全部用密目网封闭(按两步挑架配备材料)。 通道处均搭设安全防护棚,以保障临时通道的安全畅通。 13 第第 三三 章章 主主 要要 施施 工工 方方 法法 ★★ 第第 一一 节节 施施 工工 测测 量量 167。 1 校对测量仪器 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塔尺等鉴定证书齐全,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 167。 2 复核水准点及坐标点 复核业主提供的坐标桩及水准点,确定水准点和坐标的准确性。 167。 3 建筑物定位放线 施工总平面图中给出了道路网、建筑轴线交点的城市坐标。 为提高定位放线的精度,选用极坐标法。 1. 在基础回填前,根据《竖向图》引测三个坐标点( L、 M、 N),并用混凝土固定,设防护栏杆。 2. 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无误后,申请监理、业主验线。 167。 4水准点引测 1. 根据业主提 供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布置三个,以便相互校核。 见附图水准点埋设: 15 552060 水准点埋设图 14 2. 现场水准点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要求,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 3. 主要技术要求 167。 5 结构的平面控制 1. 采用极坐标法,先在地下室垫层上引测建筑物轴线交点,然后根据地下室平面图弹出所有轴线及建筑物外边线。 2. 将轴线控制点外移至基坑边,并设置木桩做为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点。 3. 地下室顶板上每个单元设置四个控制点,做为上部结构轴线传递的基准点。 设置基点采用予埋钢板( 150150 ),并在钢板上做记号做为标记。 4. 上部结构的轴线传递采用 激光铅直仪。 在每层结构的相应部位留置 150150 孔洞,以便激光通过。 5. 为确保轴线传递的准确性,每层的轴线均从首层基点向上传递,主体施工至十三层以后(由于激光点过大,难以控制基准点)故再在十三层精准定位预埋钢板及基准点,以十三层为基准传递至屋面。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国家标准 内控标准 1 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 5mm 3mm 总高 12mm 8mm 6.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的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并附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性。 轴线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mm) 各线长度( 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平地)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三等 6 ≤ 5 D9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l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5 轴线长度( L) 允许偏差 国家标准( mm) 内控标准( mm) L≤30m 177。 5 177。 3 167。 6 标高控制 1. 底板施工时,所需标高可以从现场内水准点逐步引至槽底,并在槽边适当位置设置水准点。 地下一层施工时,从槽底水准点向上传递。 2. 根据每栋楼的层高 , 采用 100m钢尺引测每层的控制标高均从首层开始,要对钢尺必须做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并应往返数次测量,确保标高传递的准确性。 3. 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引测,并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控制范围内。 4.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 偏差见下表: 高度( m) 允许偏差 国家标准 内控标准 每层 177。 3 177。 2 总高 177。 5 177。 3 167。 7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测绘部门定期测量,我单位积极配合,依据图纸作好观测点埋设工作,同时测量部门检测数据及时报至施工单位,对数据做出分析,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单位。 1. 观测依据及精度要求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二级的要求。 2. 沉降观测点做法按照结构 图- 2说明 . 3. 沉降观测的周期及观测时间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 行,一般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 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 16 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第一年观测 34次,第二年观测 23次,第三年后每年 1次,直至稳定为止。 (3)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若沉降速度小于 ~ ,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4) 沉降观测结束后,应及时由观测单位整理观测资料,交至施工单位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4. 沉降观测 成果资料包括内容: (1) 沉降观测成果表; (2) 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 (3) 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4) 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5. 沉降观测墙脚水准基点标石埋设: 墙脚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图(单位: mm) 图中 1— 墙面 第第 二二 节节 土土 方方 开开 挖挖 依据定位放线坐标放出开挖线,依据开挖线分两次挖至设计标高,边坡 支护随开挖依次进行;基坑底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坑边掉下的虚土,风吹下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基坑槽底清理平整并做 500mm 厚 3:7 灰土(由于本场地勘探后,地下水位较高,基底向下不足 1m 见水,为保证夯机设备操作,故底部需要硬化处理)。 分层铺 3:7 灰土:黄土由小型装载机(人工配合)分层铺坦,每层铺设厚度 200mm,人工木耙找平,铺撒袋装白灰(厚度为 80mm),旋耕机纵横 17 旋耕灰土不少于三遍,压路机纵横辗压三遍,再进行第二层灰土施工, 500mm 厚灰土分三层施工完。 第第 三三 节节 地地 下下 防防 水水 施施 工工 167。 8 工程简述 本 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 II 级,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