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c5416的信道编解码器设计与实现——82线性分组码内容摘要:
y HT=0;若 e ≠ 0,则 y HT≠ 0。 因此, y HT 仅 与错误图样有关,而与发送的是哪一个 码字无关。 令 s = y HT= e HT,称为接受序列的伴随式或校正子。 在本文所讨论的 (8,2)线性分组码中,已知该码的校验矩阵为: (1) 若传送时发生 1 个错误: 设 =(00000000), e1=(1000000), 则 y1=(10000000), 计算得 s1=y1 HT=(101101); 设 c2=(01011011), e2=(00010000), 则 y2=(01001011), 1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1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1 H= 《基于 TI C5416 的信道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 第 7 页 共 18 页 计算得 s1=y1 HT=(010000); 设 c1=(01011011), e1=(00100000), 则 y1=(01111011), 计算得 s1=y1 HT=(100000); 由上可知, s 仅与错误图样 e 有关,而与传送的码字无关。 此外,当 (7,4)线性分组码发生一个错误时 (如第 i 个 ), s 正好就是 H 矩阵的第 i 列。 (2) 若传送时发生 2 个错误: 设 c1=(10101101), e1=(0001010),则 y1=(10111111), 计算得: s1= y1 HT =(010010); 由上可知,伴随式 s1 不为 0,说明传送的码字有错。 还可以看出 s1 是校验矩阵 H中第 4 列与第 7 列之和。 一般来 说,伴随式 s 是 H 矩阵中相应于码字出错位置所对应的列矢量的线性组合。 (3) 若传送时发生 3 个错误: 设 c1=(10101101), e1=(01010010), 则 y1=(11111111), 计算得: s1= y1 HT =(001001); 可看出,它是 校验矩阵中第 2 列、第 4 列和第 7 列的线性组合,同时,也是第 5 列和第 8 列的线性组合。 因此,译码器如果按照原来的规则译码, 对第 5 列和第 8 列实施纠错,将会引起更多的错误,造成错误译码 [4]。 3 (8,2)线性分组码 编码器 的设计与仿真 对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原理熟悉后,便可得到 编 码的算法及仿真程序的设计思路,而程序需要经过验证其功能而判断编码器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 8,2)线性分组码编码器 原理和算法 由于该线性分组码的编码过程是用一个随机产生的 1 行 2 列的矩阵与 2 行 8 列 生成矩阵相乘后得到一个 1 行 8 列的编码结果,因此,实现 (8,2)线性分组码编码的算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利用 matlab 软件随机产生一个数据文件 ,作为输入的数据源; (2) 运行汇编程序对 datain 中数据进行两位一次的读取,并与已存放在固定地址的生成矩阵进行乘法及模二加的运算 [5]; 《基于 TI C5416 的信道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 第 8 页 共 18 页 (3) 将 运算结果放入 文件中。 具体流程如图 31 所示: 图 3- 1 (8,2)线性分组码编码算法 流程 是 否 是 否 开始 系统初始化 从 文件中读入数据 读 取 的 两 位数 据 与P_BUFF中的两位数据分别进行相乘之后作模二和运算 ,计数器加1 运算次数是否达到 8 次 将得到的 8 位数据逐一在 O_BUFF中显示,并存储在 文件中 是否读完 datain中全部数据 返回 《基于 TI C5416 的信道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 第 9 页 共 18 页 设计与实现 在 仿真软 CCS 平台上, 将带有源程序文件和连接程序的“ cyclecode”工程包放在 D盘的 program 目录下。 如果程序编译无错误,且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则在 文件中会显示相应的编码,同时在图形中可观察到正确的编码图形。 具体 实现程序如下所示: .title cyclencode .mmregs .def _c_int00 STACK .usect STACK,10H .bss M_BUFF,2。 输入 2 比特数 .bss O_BUFF,8。 输出 8 比特数 .bss P_BUFF,16。 存放生成 矩阵 .data P_MATRIX .word 1,0。 存放生成矩阵的具体内容,同时以列的方式进行排序 . word 0,1 . word 1,0 . word 0,1 . word 1,1 . word 1,0 . word 0,1 . word 1,1 .。基于tic5416的信道编解码器设计与实现——82线性分组码
相关推荐
BSP1 串口和 UTOPIA 接口复用, McBSP2 串口和 PCI 的 EEPROM 接口复用,使用时要注意。 由于 TMS320C6416 采用了新型芯片制造工艺, I/O 电压为,内核电压仅为。 当时钟频率为 600MHz 时, DSP 的最大功耗小于。 第三章 编解码芯片驱动的硬件接口设计 11 第三章 编解码芯片驱动的 硬件接口 设计 系统结构概述 由于本文所介绍的音频
0。 RBTR8=0,请求者控制 EMIF,直到出现一个高优先级的要求。 SSCRT=0, SSCLK 在 CPU 时钟频率的 1/2 下运行。 CLK2EN=1, CLKOUT2启用时钟。 CLK1EN=1, CLKOUT1 启用始终。 SSCEN=1, SSCLK 启用时钟。 SDCEN=1,SDCLK 启用时钟。 NOHOLD=0, NOHOLD 被禁用,在尽早的时间内保持请求通过
器供我们选择,如巴特沃斯 (Butterworth 滤波器 .切比雪夫 (Chebyshev)滤波器等。 这些工作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完成,然而烦琐 .冗长的数字计算使它难以付诸实用。 直到 50 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成熟,求出大量设计参数和图表,这种方法才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典型的滤波器各有特点:α dB 0dB β dB p s ω Tja eH
套接字也被称为 socket, socket 的英文原义是 “孔 ”或 “插座 ”。 在这里作为4BDS UNIX 的进程通信机制,取后一种意义。 socket 非常类似于电话插座。 以一个国家级电话网为例。 电话的通话双方相当于相互通信的 2 个进程,区号是它的网络地址;区内一个单位的交换机相当于一台主机,主机分配给每个用户的局内号码相当于 socket 号。 任何用户在通话之 前
lin ( )方法读取网络缓冲区中数据,不管 是否读到数据都立即返回,而不会一直挂在此函数调用上。 在 Windows 网络通信软件开发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异步非阻塞套接字。 平常所说的 C/S(客户端 /服务器)结构的软件采用的方式就是异步非阻塞模式的。 其实在用 C#进行网络编程中,我们并不需要了解什么同步、异步、阻塞和非阻塞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因为在 .Net FrameWrok SDK
当于关闭 socket,撤消连接。 在电话系统中,一般用户只能感受到本地电话机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存在,建立通话的过程,话音传输的过程以及整个电话系统的技术细节对他都是透明的,这也与 socket 机制非 常相似。 socket 利用网间网通信设施实现进程通信,但它对通信设施的细节毫不关心,只要通信设施能提供足够的通信能力,它就满足了。 至此,我们对 socket 进行了直观的描述。 抽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