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c5416的信道编解码器设计与实现——82线性分组码内容摘要:

y HT=0;若 e ≠ 0,则 y HT≠ 0。 因此, y HT 仅 与错误图样有关,而与发送的是哪一个 码字无关。 令 s = y HT= e HT,称为接受序列的伴随式或校正子。 在本文所讨论的 (8,2)线性分组码中,已知该码的校验矩阵为: (1) 若传送时发生 1 个错误: 设 =(00000000), e1=(1000000), 则 y1=(10000000), 计算得 s1=y1 HT=(101101); 设 c2=(01011011), e2=(00010000), 则 y2=(01001011), 1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1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1 H= 《基于 TI C5416 的信道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 第 7 页 共 18 页 计算得 s1=y1 HT=(010000); 设 c1=(01011011), e1=(00100000), 则 y1=(01111011), 计算得 s1=y1 HT=(100000); 由上可知, s 仅与错误图样 e 有关,而与传送的码字无关。 此外,当 (7,4)线性分组码发生一个错误时 (如第 i 个 ), s 正好就是 H 矩阵的第 i 列。 (2) 若传送时发生 2 个错误: 设 c1=(10101101), e1=(0001010),则 y1=(10111111), 计算得: s1= y1 HT =(010010); 由上可知,伴随式 s1 不为 0,说明传送的码字有错。 还可以看出 s1 是校验矩阵 H中第 4 列与第 7 列之和。 一般来 说,伴随式 s 是 H 矩阵中相应于码字出错位置所对应的列矢量的线性组合。 (3) 若传送时发生 3 个错误: 设 c1=(10101101), e1=(01010010), 则 y1=(11111111), 计算得: s1= y1 HT =(001001); 可看出,它是 校验矩阵中第 2 列、第 4 列和第 7 列的线性组合,同时,也是第 5 列和第 8 列的线性组合。 因此,译码器如果按照原来的规则译码, 对第 5 列和第 8 列实施纠错,将会引起更多的错误,造成错误译码 [4]。 3 (8,2)线性分组码 编码器 的设计与仿真 对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原理熟悉后,便可得到 编 码的算法及仿真程序的设计思路,而程序需要经过验证其功能而判断编码器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 8,2)线性分组码编码器 原理和算法 由于该线性分组码的编码过程是用一个随机产生的 1 行 2 列的矩阵与 2 行 8 列 生成矩阵相乘后得到一个 1 行 8 列的编码结果,因此,实现 (8,2)线性分组码编码的算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利用 matlab 软件随机产生一个数据文件 ,作为输入的数据源; (2) 运行汇编程序对 datain 中数据进行两位一次的读取,并与已存放在固定地址的生成矩阵进行乘法及模二加的运算 [5]; 《基于 TI C5416 的信道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 第 8 页 共 18 页 (3) 将 运算结果放入 文件中。 具体流程如图 31 所示: 图 3- 1 (8,2)线性分组码编码算法 流程 是 否 是 否 开始 系统初始化 从 文件中读入数据 读 取 的 两 位数 据 与P_BUFF中的两位数据分别进行相乘之后作模二和运算 ,计数器加1 运算次数是否达到 8 次 将得到的 8 位数据逐一在 O_BUFF中显示,并存储在 文件中 是否读完 datain中全部数据 返回 《基于 TI C5416 的信道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 第 9 页 共 18 页 设计与实现 在 仿真软 CCS 平台上, 将带有源程序文件和连接程序的“ cyclecode”工程包放在 D盘的 program 目录下。 如果程序编译无错误,且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则在 文件中会显示相应的编码,同时在图形中可观察到正确的编码图形。 具体 实现程序如下所示: .title cyclencode .mmregs .def _c_int00 STACK .usect STACK,10H .bss M_BUFF,2。 输入 2 比特数 .bss O_BUFF,8。 输出 8 比特数 .bss P_BUFF,16。 存放生成 矩阵 .data P_MATRIX .word 1,0。 存放生成矩阵的具体内容,同时以列的方式进行排序 . word 0,1 . word 1,0 . word 0,1 . word 1,1 . word 1,0 . word 0,1 . word 1,1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