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双电梯联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内容摘要:

进行选 择、组合。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比较凑效的,可以收到快速、简单的效果。 但是它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可遵循,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和随意性,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设计所用的时间、设计的质量与设计者的经验的多少有关。 经验设计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1) 确定输入 /输出电器; ( 2) 确定输入和输出点的个数、选择 PLC 机型、进行 I/O 分配; ( 3) 做出系统动作工程流程图; ( 4) 选择 PLC 指令并编写程序; ( 5) 编写其它控制控制要求的程序; ( 6) 将各个环节编写的程序合理地联系起 来,即得到一个满足控制要求的程序。 2. 逻辑设计法 工业电气控制线路中,有很多是通过继电器等电器元件来实现的。 而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的触点都只有两种状态即:断开和闭合,因此用“ 0”和“ 1”两种取值的逻辑代数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是完全可以的。 该方法法是根据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逻辑设计法进行 PLC 程序的设计,它使用逻辑表达式描述问题。 在得出逻辑表达式后,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梯形图。 因此用逻辑设计法也可以适用于 PLC 应用程序的设计。 3. 顺序控制法 对那些按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控制的系统,非常适合使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进行 编程。 顺序控制法规律性很强,虽然编程相当长,但程序结构清晰、可读性。 在用顺序控制设计法编程时,功能图是很重要的工具。 功能图能够清楚地表现出系统各工作步的功能、步与步之间的转换顺序及其转换条件。 功能图由流程步、有向线段、转移和动作组成,在使用时它有一些使用规则,具体如下: 步于步之间必须用转移隔开; 转移与转移之间必须用步隔开; 转移和步之间用有向线段连接,正常画顺序功能图的方向是从上向下或则从 17 左向右。 按照正常顺序画图时,有向线段可以不加箭头,否则必须加箭头。 一个顺序功能图中至少有一个出初始步。 18 ( )( )( )( )( )( )( )( )( )I 1 . 5M 4 . 3Q 1 . 5Q 1 . 5I 1 . 2M 4 . 2Q 1 . 2Q 1 . 2Q 0 . 3I 1 . 4M 4 . 2Q 1 . 4Q 1 . 4Q 0 . 2I 1 . 1M 4 . 1M 4 . 1Q 1 . 1Q 1 . 3I 1 . 3Q 1 . 3Q 1 . 1Q 0 . 3Q 0 . 2I 1 . 0M 4 . 0Q 1 . 0Q 1 . 0I 0 . 4I 0 . 0Q 0 . 4Q 0 . 4T 4 0I 0 . 5I 0 . 1Q 0 . 5I 0 . 2Q 0 . 6I 0 . 6Q 0 . 5Q 0 . 6 19 ( )I 0 . 2Q 0 . 7I 0 . 7Q 0 . 7Q 0 . 2Q 0 . 3M 4 . 0T 4 0I NT O NP T1 0 0 m s1 2 0 0( )( )( )( )I 0 . 0I 0 . 1I 0 . 2I 0 . 3M 4 . 0M 4 . 0I 0 . 1I 0 . 0 I 0 . 2I 0 . 3M 4 . 1M 4 . 1I 0 . 2I 0 . 0I 0 . 1I 0 . 3M 4 . 2M 4 . 2I 0 . 3I 0 . 0 I 0 . 1 I 0 . 2M 4 . 3M 4 . 3( )Q 0 . 5 M 4 . 0M 2 . 2Q 0 . 6Q 0 . 7Q 1 . 1Q 1 . 2Q 1 . 3Q 1 . 4Q 1 . 5 20 ( )( )( )( )( )Q 0 . 6M 4 . 1M 2 . 3Q 0 . 7Q 1 . 5Q 1 . 4Q 1 . 2Q 1 . 5M 4 . 2M 2 . 4Q 0 . 7M 2 . 2M 2 . 3M 2 . 4M 2 . 0Q 0 . 0M 2 . 0Q 0 . 3I 2 . 4 M 0 . 0 Q 1 . 7M 2 . 1Q 0 . 2Q 0 . 0Q 0 . 3I 0 . 3Q 0 . 0Q 0 . 2 21 ( )( )( )( )Q 0 . 4Q 0 . 5Q 0 . 6Q 1 . 0Q 1 . 1Q 1 . 2Q 1 . 3Q 1 . 4M 4 . 3M 2 . 5Q 0 . 4Q 0 . 5Q 1 . 0Q 1 . 1Q 1 . 3M 4 . 2M 2 . 6Q 0 . 4M 4 . 1M 2 . 7Q 1 . 0M 2 . 5M 2 . 6M 2 . 7M 2 . 1 22 ( )( )Q 0 . 1M 2 . 1 Q 0 . 2 I 2 . 5M 0 . 0 Q 1 . 7Q 0 . 3M 2 . 0Q 0 . 3 I 0 . 0Q 0 . 2Q 0 . 1Q 0 . 1( )( )( )( )( )( )Q 1 . 0M 1 . 6M 1 . 0M 1 . 0Q 1 . 1Q 0 . 3M 1 . 6M 1 . 1M 1 . 1Q 1 . 2 Q 0 . 3M 1 . 6M 1 . 2M 1 . 2Q 1 . 3Q 0 . 2M 1 . 6M 1 . 3M 1 . 3Q 1 . 4Q 0 . 2 M 1 . 6M 1 . 4M 1 . 4Q 1 . 5 M 1 . 6 M 1 . 5M 1 . 5 23 24 ( )( )( )( )M 0 . 4 M 1 . 6 M 4 . 0 M 3 . 0M 1 . 0M 0 . 5 M 1 . 6 M 4 . 1M 3 . 1M 1 . 1M 1 . 3M 0 . 6M 1 . 6M 4 . 2M 3 . 2M 1 . 2M 1 . 4M 0 . 7 M 1 . 6 M 4 . 3M 3 . 3M 1 . 5( )( )( )( )Q 0 . 4M 1 . 6M 0 . 4M 0 . 4Q 0 . 5M 0 . 5M 0 . 5M 1 . 6M 1 . 6M 1 . 6M 0 . 6M 0 . 7Q 0 . 6Q 0 . 7M 0 . 6M 0 . 7 25 ( )( )( )( )( )( )T 3 7I NT O NI 2 . 0M 0 . 1 Q 1 . 7I 2 . 2Q 1 . 6Q 1 . 6M 3 . 0Q 1 . 6T 3 7P T1 0 0 m sM 3 . 1M 3 . 2M 3 . 3I 2 . 1Q 1 . 6I 2 . 3Q 1 . 7M 0 . 0Q 1 . 7T 3 8I 2 . 2T 3 8I NT 0 NP T 1 0 0 m sQ 0 . 2M 1 . 6M 0 . 1Q 0 . 3Q 1 . 7M 1 . 6I 1 . 0I 1 . 1I 1 . 3I 1 . 2I 1 . 4I 1 . 5M 4 . 0M 4 . 1M 4 . 2M 4 . 3M 4 . 42 05 0 26 四层电梯 STL 语句表 TITLE=PROGRAM COMMENTS Network 1 // 四楼下呼 LD O AN = Network 2 // 三楼上呼 LD O LDN O ALD = Network 3 // 三楼下呼 LD O LDN O ALD = Network 4 // 二楼上 呼 LD O LDN O ALD = Network 5 // 二楼下呼 LD O LDN O ALD = Network 6 // 一楼上呼 LD O AN = Network 7 // 电梯 内呼一楼 LD O O T40 AN = Network 8 // 电梯内呼二楼 LD O AN = Network 9 // 电梯内呼三楼 LD O AN = Network 10 // 电梯内呼四楼 LD O AN = 27 Network 11 // 二分钟内无操作自动返回一楼 // Network Comment LDN AN AN TON T40, 1200 Network 12 // 平层信号 LD O AN AN AN = Network 13 LD O AN AN AN = Network 14 LD O AN AN AN = Network 15 LD O AN AN AN = Network 16 // 轿厢在一楼时上行信号 LD O O O O O O O A = Network 17 // 轿厢在二楼时上行信号 LD O O O O A = Network 18 // 轿厢在三楼时上行信号 LD O A = Network 19 // 轿厢上行信号 LD O O = Network 20 // 轿厢上行 LD ON A 28 AN AN AN AN = Network 21 // 轿厢上行记忆信号 LD O AN AN = Network 22 // 轿厢在四楼时下行信号 LD O O O O O O O A = Network 23 // 轿厢在三楼时下行信号 LD O O O O A = Network 24 // 轿厢在二楼时下行信号 LD O A = Network 25 // 轿厢下行信号 LD O O = Network 26 // 轿厢下行 LD ON A AN AN AN AN = Network 27 // 轿厢下行记忆信号 L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