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直序扩频系统xxxx内容摘要:

(77) 式( 77)中 的大小与相位误差 成正比,因此,它就相当于一个鉴相器的输出。 用 去调整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最后就可以使稳态相位误差 减小到很小的数值。 这样压控振荡器的输出 就是所需要提取的载波。 . 差分编码译码 差分编码将信息存储在相位得变化中,而不是相位得本身上。 在有些情况下,在解调和检测的过程中使用的同步 和载波恢复技术会产生  的相位模糊。 差分编码中信息由相位的差值来表示,因而克服了相位模湖带来得影响。 但是这也使得 8 误码率增加。 因为,每一个比特的错误会失相邻的比特也出错。 最终实际的误码率 Pb(差分解码后 )和解调前的误码率 Pe 之间的关系是 )1(2 eeb PPP 。 如果输入信号是一个二进制单极性序列  1,0a ,则编码序列定义为: (211) 其中, i 是比特序列的指数。 解码序列定义为: (212) 如果输入的数据是双极性或非归零( NRZ)二进制序列  1ia ,则编码序列定义为: (213) 这种编码方式也就是所谓的 NRZ1,相应的解码序列定义为: (214) 图 25A 为差分编码的实现框图。 图 25B 为码元序列为 101110001011 时, NRZ,NRZ1 以及上文中的差分编码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该差分编码也就是 NRZ1。 第二章中还会介绍针对不同的解调方案的其它的差分编码的方法。 ( A)差分编码实现框图 ( B)码形比较 2 基于 IEEE802. 11 的无线局域网 直 序扩频系统 标准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利用射频( 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 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 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构架让用户透过它,达到 “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 ”的理想境界。 WLAN 是 20 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用无线信道来接入网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1 iii bab1 ii bba1 iibabiii bba 1 9 潜在的手段,并成为宽带接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WLAN 系统简介 该系统是一个用于无线局域网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通信的直序扩顾系统,电路中部分参数参考了 IKEK 802. 11 标准。 为了 对实际的发射、接收设备以及信 号 进行仿真,在对射频的放大器、衰减器、混频器等仿真时,利用了射频/模拟库的图标。 射 频/模拟库的放大器、衰减器等图标与算子库或其它基本库小类似的国标相比,在参数设置上突出对射频电路的仿真.增加了如噪声系数或噪声特性、 1dB 压缩点、干扰特性等参数,更加适用于对真实射频电路的仿真。 四、课程设计思路 本系统是采用参考信号直接序列扩频的实际例子,它实现了 UHF 频段( UHF全名为 特高频无线电波 , 频率 范围 300~3000MHz 的 )的带有参考信号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而利用 SystemView 软 件进行了仿真。 该系统是一个用于无线局域网 WLAN 通信的直序扩频系统,电路中部分参数参考了 IEEE 标准。 本系统应包含 6 个子系统:差分编码子系统、调制器和发射机子系统、一次变频子系统(高频到中频)、二次变频子系统(解扩子系统)、 Costas 环子系统、差分译码子系统。 解扩的位同步采用发射参考信号法可以简化接收机端的码同步电路,参考法接收机的工作过程完全和使用本地参考信号的其它接收机一样。 它不需要 PN 码序列发生器、码捕获、同步和跟踪电路,及任何与码相关的电路,但是由于参考信号和调制信号必须进行相同的处理,无形之间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0 原理框图如下: 五 、 课程详细设计 系统原理 系统通过差分编码、扩频、 PSK 调制、射频、有损传输、变频、解扩、解调、差分译码等过程,模拟了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过程,并通过 SystemView 软 件进行了仿真,检验其性能。 系统的组成原理框图如图 : 发射机 : PN 序列产生 信号先经过差分编码,分 参考信号和调制信号两路进行传输,调制信号与扩频码进行异或扩频, 然后分别对两路信号进行 PSK 调制,再 利用频分复用对 两路信号 在不同中频段 信道中传输。 有损 信道:加入传输损耗以及热噪声,模拟现实系统中的传输。 接收端:首先经过射频到中频变换子系统 , 然后经过解扩子系统,对 调制信号进行 解扩;接着经过 Costas 环对信息解调 ;最后通过差分编码译码器进行差分译码,得到原始信 号。 系统设计 电路图如下: 11 该 WLAN 扩 频 通信系统可以工作在 o— 108dB 信道损耗的环境中。 系统信息数据的码速率为 1Mb/ s.伪随机扩频码速率为 11Mb/ s,基带系统的带宽约为 11 MHZ。 为了简化接收机的组成,将扩频码经 PSK 调制后,同时发送作为解调参考信号。 被调制的信息信号与参考信号同时在信道的不同频段中传输,其中心频率间隔为 30 MHz,互相之间干扰很少;但另一方面,这样降低了频带的利用率。 码速率为 11Mb/s 的扩频伪随机序列与码速率为 1Mb/ s 的待传送信息数据经异或运算完成扩频调制后,再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以限制基 带信号的带宽。 为了发送解扩所需的参考信号,该伪随机序列也经过同样的低通滤波器。 用 100MHz中频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分别对含信息的扩频信号和伪码序列进行 PSK调制。 调制后,两个已调波信号均经过中心频率为 100 MHz 的声表面 带通滤波器,以抑制带外干扰。 然后,将已调信息信号变频到 350 MHZ 的射频载波上,将参考信号变频到 320 MHZ 的射频载波上。 两个载波频率相差 30 MH z。 原系统本振频率分别为 2. 162GH z 和 2. 132GH z,为了提高仿真效率,分别将其降低为 250 MHZ 和 220 MH z。 两路信号变频到射频后,分别放大并经过中心频率分别为 350 MHz 和 320 MH z 的发送滤波器,叠加后内天线发送。 信道噪声,产生相当于电阻为 50 欧、湿度为 300 K 的热噪声。 信号经过信道衰减到达接收端。 在接收端,天线收到的信号首先经过中心频率为 355MH2 的带通滤波器滤出有用信号,抑制带外干扰,然后与 220 MHz 的本地信号混频成为中频信号。 用中心频率分别为 130 MHz 和 100 MHz 的两个带通滤波器,分别提取中频信息信号 (中心频率为 130 MHz)和中 频 参考信号 (中心频率为 100 MHz)。 两路信号分 别经各自的限幅放大,再送到乘法器,完成解扩。 12 乘法器的输出信号先经过中心频率为 30 MH z 的带通滤波器,滤出有用信号,最后,用一个 c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