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安全技术基础工程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专门的培训。 3. 3 工业载重车辆 载重车辆应该制造良好,没有缺陷而且从载重量上和容量及类型上,与用途相适应。 车辆所使 用的动力的类型应当是经过检查的,因为作业区域的性质可能决定了应当使用某一特定类型的车辆。 在不通风的封闭空间内,内燃发动机的动力车辆,因为要排出有害气体而不宜使用。 车辆应加强维护,以免重要部件(如刹车、方向盘及提升部件)的故障。 任何损坏均需报告并及时修复。 操作员的头顶上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工业载重车辆及其附属设备应按制造成者的要求来使用。 3. 3. 1 可能出现的问题 ( 1) 翻倒:这可能发生在诸如提升重物动作太快,高速驾驶,突然刹车,碰撞障碍物,在已有重物时使用前铲,在车辆前部有重载时下斜坡,横穿斜坡 或在斜坡上转变、卸载,在不合适的路面或支撑条件下运行等情况下。 ( 2) 超载:超过车辆的量大载荷。 ( 3) 碰撞: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他车辆之间的碰撞。 ( 4) 楼板缺陷:这可能是因为楼板不牢固造成,也可以是因为超过其承载能力造成。 在使用车辆时,应查明楼板的承重能力(地面层除外)。 ( 5) 载物失落:如果设备不合适,会造成载荷从叉车上滑落的现象。 ( 6) 爆炸及燃烧:这在电缆线短路、油管破裂、粉尘堆积及电池充电时产生氢气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爆炸及燃烧,运载车辆在运送可燃气体时,本 身也可能成为火源。 ( 7) 乘员:在没有乘椅及相应设施时,不应载有乘员。 3. 3. 2 危害的消除 为安全使用工业载重车辆,应注意以下事项: ( 1) 作业场所:其地面需适合车辆使用,在车辆运动的路线上,地面应平坦且没有障碍物。 场地上的堆栈及存放物的布局应合理,当车辆及作业人员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穿行时,需要提供必要的通道,且规定有明显标记的行动路线。 作业区应禁止行人入内,否则,应提供标识明确的车辆优先通道。 道路应有适当的警示讯号,以标明优先行动的顺序。 对于进出及堆放作业,应有合适的照明条 件。 装载区域要有适当的布局而且为车辆停放提供三角木楔来稳定停放。 在允许的载荷范围内,地面坡度不应超过 1: 10,否则,要使用制造商指明的可以在给定载荷下,可以在更陡的路面上运行的车辆。 电池充电区域应当与作业区分开,要求禁烟、通风并禁止明火。 ( 2) 培训:操作人员应进行培训并要求考核合格后颁发证书。 3. 4 传送设备 最常用的传送设备有皮带、滚轴或齿轮传送装置。 3. 4. 1 可能出现的问题 ( 1) 夹钳:肢体夹入运动的装置中; ( 2) 擦伤:肢体与运动部件接触而被擦伤; ( 3) 卷入伤害: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带子之中; ( 4) 撞击伤害:不正确的操作或者材料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 3. 4. 2 危害的消除 ( 1) 带式传送设备:夹伤最易产生在传送带及传动轮的结合部位,传动轮是最主要的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危险部位,因此,要求对其封闭,或者设有安全装置。 在皮带转向、加料及设有导向轮的地点,也在导致夹伤的危险,因此,也应采取类似的安全措施。 在传输带上,也要以使用全封闭或有绊网来切断原料供应这样一类形式的安全装置。 对于长的传送带,在适当的间隔上,应提供安全入口; ( 2) 滚轴传输:滚轴可以是有动力 的,也可以是无动力的,对于动力驱动形式,在动力驱动轴处要有安全装置。 在传送带上方需要通道时,应提供专门的通道设施; ( 3) 齿轮传输:任何时候都要求有安全装置,只有在驱动器锁定时,才能进行保养及维修。 3. 5 复习要点 ( 1) 起重机机械故障的原因 ① 倾倒; ② 超载; ③ 碰撞; ④ 基础破坏; ⑤ 结构失效; ⑥ 操作失误; ⑦ 载荷脱落; ⑧ 缺少保养; ( 2) 动力运输车辆故障的原因 ① 翻倒; ② 超载; ③ 碰撞; ④ 地基失效; ⑤ 载荷脱落; ⑥ 爆炸及燃烧; ⑦ 载人与超员。 ( 3) 传送设备造成的危险 ① 夹伤; ② 擦伤; ③ 卷伤; ④ 非机械伤害(包括噪声、振动); ⑤ 所载物品的撞击。 安全技术基础 /第 4 节、手工操作 4. 1 引言 众所周知,手工操作所造成的伤害在作业场所的伤害事故中,占相当的比例,其比例高达 1/4。 这类伤在事故中,多数会造成 3 天以上缺勤,而其中的半数以上是背部的伤害病症。 总而言之,这些伤害中半数是扭伤或者腰扭伤,其他的伤害包括割伤、跌伤及 挫伤。 计多伤害病症往往不是由于一次事件,而是累积而造成的。 4. 2 手工操作导致的伤害 本章节将研究那些常见的、因手工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脊柱有一个老化 的过程,这个过程对脊柱的完整性也会有影响。 例如,脊柱的变形会对椎间盘的边缘产生附加的压力。 这些影响在此处不进行讨论和考虑。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4. 2. 1 椎间盘损伤 90%的背部毛病是椎间盘损伤。 当直立时,力是作用在整条脊柱上,在这样的姿态上脊柱可以承受相当大的应力。 然而,当脊柱弯曲时,压力集中在脊柱的一部分上(通常是在发生弯曲的那一部分)。 而且,因为脊柱在一个地点的弯曲,所有的应力都集中在椎间盘的一侧,这样使椎间盘受到挤压。 这种 挤压 效应使椎间盘的外表面受到损坏并留下疤痕,从而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弱并且在压力下破裂。 另外,要注意的是,椎间盘会随着老化而变干,其功能及灵活度都减低,而且更易受伤害。 椎间盘内的组织极易受周围的人体组织的刺激,并导致炎症反应。 这就是所谓椎间盘脱出。 4. 2. 2 韧带或筋损伤 韧带与筋是起连接作用的组织,韧带是包围骨头的软骨状的带状组织,它与筋一起把肌肉与身体其他部分,通常是骨头连接起来,筋骨的反复运动会导 致炎症。 韧带及筋都可能被撕裂而造成损伤。 任何造成韧带及筋缩紧的因素都容易使其受到损伤(如老龄化或者气候变冷)。 沿着脊椎有两条主要的韧带,它们对脊柱骨起支持的作用。 4. 2. 3 肌肉或神经损伤 沿着脊柱两侧各有一条带状的厚厚的肌肉,它们非常强劲而且有活力。 但是,当这些肌肉疲劳时,就会感到疼痛并且使椎间盘受力。 肌肉损伤会使姿态变形,软骨损伤也会如此。 当脊椎管间的神经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4. 2. 4 疝气 疝气是体内组织从包容它的膜壁的缝中脱出而隆起的鼓包。 当腹腔器官受到压力时,就 有可能被挤压到腹壁较为薄弱的地方。 所以,在人们举重物时,身体前弯,腹腔体积减少,就增大了对内腔器官的压力,而导致疝气。 4. 2. 5 挫伤、擦伤及割伤 挫伤、擦伤及害伤等是在负重、跌落及其他不适当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发生的伤害。 4. 3 手工操作过程中的伤害 在从事手工操作时,举起、推、拉及运送重物时,有可能造成上述伤害。 ( 1) 举起重物:不适当的方式及过度劳动都会造成伤害; ( 2) 推、拉重物:一般来讲,推比拉费劲; ( 3) 负重行走:根据负重的姿态不同,负重会使用肌肉、背、肩 、手臂及手疲劳。 怀抱负重比背会使脊椎产生更多的应力。 用单手提东西比把重物平均分配到双手来提更容易受伤。 4. 4 手工操作评价 国外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使用机械手段来避免工人从事高强度的手工操作的一般性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在手工操作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减少操作风险的要求。 为此,要对手工操作及其强度进行评估,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小风险。 4. 4. 1 对任务评估 为避免使用手工操作,首要的原则是对任务进行评审。 评审是以回答下列 3 个问题而进行的。 当产生消极的答案时,需要对该任务进行评价,这 3 个问题是 : ( 1) 有无受伤的风险 根据雇主积累的经验,采用官方指导性文件中有关手工操作的通用数据、事故案例及职业病的信息,对具体的手工操作类型关于伤害的风险的作出评估、判断。 国际劳工组织的指导性材料也有助于伤害问题的判断。 ( 2) 有无必要搬动载荷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在给定的工作场所或部门建立 授权 的手工操作任务。 某些工作有赖于体力荷重,而无法避免(如在拆卸时)。 如果搬运载荷是能够避免的,那么就应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该避免,而仅在条件变化后,再做进一步的评估。 ( 3) 有无可能将手工操作变成自动的或机械的 操作 引入这样一些措施,也会产生其他风险(如用叉车会产生一系列危险),这些是需要考虑的。 4. 4. 2 全面评价及 4 个关联要素 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是评价一项特定任务的风险,并且明确控制风险的办法,从而做到消除或减少风险(例如机械化或加强培训)。 对于多变的工作任务(例如维修、建筑或者农业劳动),很难对单一项手工操作进行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分大类做出对其风险的评价。 这种评价也应当包括那些远离雇主的场所的雇员所从事的手工操作(如送货工人)。 这种评价,应该是及时的,当原来的评审不合适时,就需 要重新评审,例如当工作条件或作业人员发生变化时。 当手工操作的操作方式有了重大变化时,例如任务或者载荷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也需要重新进行评价。 在开始评价之前,在有关发现手工操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上,雇员和职员的观点是特别有用的。 应当鼓励他们参与这一过程,尤其是对特定的工作,鼓励他们积极报告其存在的问题。 缺勤统计、低生产效率及士气状况、过多的废品以及事故和疾病的记录都是对风险的珍贵的指示参数。 个体工业方面,也为手工操作风险的确认提供信息。 通常对任务进行评价需要考虑下列 4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对这 4个要素的问 答构成了评价的基础。 这 4 个要素是: ( 1) 任务 是否会有以下情况。 ① 远离身体躯干拿取或操纵重物; ② 超负荷的推、拉重物; ③ 不良的身体运动或工作姿势,尤其是躯干扭转、弯曲、伸展取东西; ④ 超负荷的负重运动,尤其是举起及搬下重物的距离是否过长。 搬运重物的距离是否过长。 ⑤ 负荷有没有突然运动的风险。 ⑥ 手工操作的时间及频率是否合理。 ⑦ 有没有足够的休息及恢复体力的时间。 ⑧ 工作的节奏及速度安排是否合理。 ( 2) 载荷 是否会有以下状态。 ① 过重; ② 过宽及过于笨重; ③ 难于提、拉; ④ 不稳或者内中的物品容易移位; ⑤ 锐利、过热或有其他危险。 ( 3) 工作环境 是否有不足之处。 ① 在局限空间工作,限制了良好的工作姿态; ② 地板不平衡、滑或不稳; ③ 工作面或地板面有振动; ④ 温度及湿度不好; ⑤ 因通风或阵风造成的条件问题; ⑥ 照明条件不佳。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4) 个人能力 工作是否适应。 ① 需要超常的体力及身高; ② 对有身孕及健康不良会造成危险; ③ 从安全的角度, 要求有特殊知识或培训。 ( 5) 其他因素 是否有影响。 着装或个体防护用具是否有碍于运动或姿态保持。 4. 5 降低伤害的风险 根据任务用人机工效学的思想,从健康、安全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对手工操作进行优化 设计 ,是一种最合适的方法。 任务、载荷、工作环境、个人的体力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这种设计的重要因素。 降低风险的技术有: 4. 5. 1 使用辅助机械 使用辅助机械的例子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使用杠杆。 它可以减少移动载荷的力量。 绞车可以用于提升载荷,轨道车可减少使载荷水平运动所费的 力量,滑道是利用重力来运送载荷的一种方便的方法。 4. 5. 2 调整、改进任务 改变任务的布局可以减少伤害的风险。 例如,改进材料或产品的流量。 一些能使人-机配合更协调、更为合理的改进,例如,使需要处理的载荷更加靠近身体的处理方法,也能够减少受伤的风险。 改进工作流程,减少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频率及时间也会产生好的效果。 使用小组工作方式及个体防护设备也有利于减少受伤的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所有使用的器具应该是经过保养的而且有损坏记录及修复的制度。 4. 5. 3 从载荷方在减少伤害风险 采用小包装,减少 打包重量的办法,减少载荷重。 另外,载荷可以做得小一点,容易搬运,容易提或抓,较为稳定而且在拿住时较少受伤(干净,没有锐利的边、角)。 4. 5. 4 改善工作环境 使工作时间开阔,改善地面的条件,尽量使工作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避免高、低温及高湿环境,保证合适的照明。 4. 5. 5 对工作人员的选择 工人的健康、体型及力量对手工操作会务的完成有明显的影响。 健康筛选是选择手工操作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及培训是减少因手工操作任务而导致伤害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4. 6 手工操作的训练 4. 6. 1 训练及培训的内容 培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