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上盖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切除大部分余量,切削力大,对定位基准的要求主要是稳定可靠。 定位基准表面应该足够大,并便于施加较大的夹紧力而不致引起工件变形。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是保证精度问题。 此时大部分余量都已经被切除,工件的刚度有所下降,而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因此要在选择定位基准是要保证因定位而 10 引起的误差很小。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保证各重要支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保证装入箱体的零件与箱壁有一定的间隙。 由于工序性质不同,定位基准也不同。 如在第一道工序中 只能用毛坯表面来定位,这是粗基准。 在以后各工序的加工中,可以采用已经切削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就是精基准。 从保证箱体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 精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变速箱箱体在整个加工过程中 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变速箱箱体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顶平面与各主要支承孔平行而且占有的面积较大,适于作精基准使用。 但用一个平面定位仅仅能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 至于前后端面,虽然它是变速箱箱体的装配基准,但因为它与变速箱箱体的主要支承孔系垂直。 如果用来作精基准加工孔系,在定位、夹紧以及夹具结构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不予采用。 根据以上关于定位基准选择的概述,具体到变速箱上盖的工艺加工过程,定位基准的 选择大致如下:开始,先是凸台小平面和上盖底部大接合面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进行粗精铣加工。 先是以大接合面为粗基准加工小平面,然后在以加工过的小平面为基准加工大接合面;在工序钻、扩、铰接合面上一系列孔以及螺纹预孔的工序当中,考虑到工件夹紧的稳定可靠,以及考虑到与设计基准的重合,宜选择大接合面为精基准加工;在铣削中部外壁两端面的工序时,考虑铣削的力度 加大 ,为保证加紧稳定可靠,依然宜选大接合面为精基准加工;在顶部钻、铰 2个φ 通孔工序中,考虑到保证工件在加工中不变形,宜选 大 平面为定位基准;在钻、扩、铰阶梯孔 ,一端φ 14mm 深孔,以及攻丝螺纹预孔的工序中,考虑到加工方便、加紧可靠、且与设计基准重合等因素,还是选择大接合面为定位基准。 选择各工序加工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各个工序加工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情况具体如下: 粗精铣顶部端面:专用铣床 ,专用夹具,立铣刀,游标卡尺。 粗精铣上盖底部大接合面:专用铣床 ,专用夹具,端铣刀,游标卡尺。 钻、铰工艺定位孔 2φ + mm: 专 用钻床,专用夹具,专用钻铰复合刀具,专用塞规。 粗 车顶部 M52 螺纹 :专用车床,专 用夹具,螺纹车刀。 在凸台上钻φ 27通孔:立式钻床 Z525,专用夹具,直径为φ 27mm 的麻花 11 钻,游标卡尺。 粗铣顶部 SΦ 35半球面,专用铣床,专用夹具,球面铣刀,游标卡尺。 在顶部钻、铰 2 个φ 的通孔:立式钻床 Z525,专用夹具,直径φ 的直柄麻花钻,直径φ 锥柄长刃机用铰刀,专用塞规,深度卡尺,孔距量规。 铣中部两φ 15 端面:专用铣床,专用夹具,端铣刀,游标卡尺。 在上盖中部φ 15端面钻、铰φ + mm 通孔:立式钻床,专用夹具,直径φ 的锥柄加长麻花钻,直径φ 6mm 的专用铰刀,专用塞规,孔距量规,深度卡尺。 在上盖中部φ 15 端面钻、铰φ + mm通孔:立式钻床,专用夹具,直径φ 的锥柄加长麻花钻,直径φ 6mm 的专用铰刀,专用塞规,孔距量规,深度卡尺 1 钻 M14 螺纹孔的预孔:立式钻床 Z525,专用夹具,短麻花钻,游标卡尺。 1 钻铰 6 个φ 孔:专用钻床 ,专用夹具,专用复合钻铰刀具,游标卡尺。 1 钻、扩、铰上盖阶梯孔:立式钻床 Z525,专用夹具,直径φ 12mm 的锥柄加长麻花钻,直径分别为φ 、φ 15mm 和φ 18mm 的标准扩孔钻,直径φ 、φ 13mm、φ 19mm 专用加长铰刀 ,专用塞规,深度卡尺。 1 精车顶部 M52 螺纹 :专用车床,专用夹具,螺纹车刀。 1 精铣顶部 SΦ 35 半球面,专用铣床,专用夹具,球面铣刀,游标卡尺。 1 对 M14 螺纹孔预孔攻丝:立式钻床 Z525,专用夹具,直径 的细柄机用丝锥,游标卡尺。 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检验方法 各个工序的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检验方法如表 13 所示: 表 13 各工序的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检验方法 工序号 工 序尺寸 检验方法 10 铸造毛坯 20 清理 12 30 粗精铣上盖底部大接合面保证 Ra为 粗铣上盖顶部端面到尺寸(件高) 130,保证图纸尺寸 130,保证 Ra 为 游标卡尺 0~125; 粗糙度比较样块 40 粗精铣上盖底部大接合面保证 Ra为 游标卡尺 0~125; 粗糙度比较样块 50 钻两个工艺定位孔达到φ 铰孔至尺寸φ ,保证 Ra为 钻 6个φ 的通孔,保证 Ra 为 专用量规 粗糙度比较样块 孔距量规 60,180 粗车,精车顶部 M52 外圆面螺纹 专用塞规 角度仪器 粗糙度比较样块 70 钻顶部Φ 27 通孔,保证 . 专用塞规 深度卡尺 粗糙度比较样块 80,190 在上盖粗铣顶部 SΦ 35半球面,保证 ; 在精铣至。 专用塞规 深度卡尺 90 在顶部两端钻 2 个通孔至尺寸φ 6φ 铰两孔至φ ,保证公差φ + mm。 专用塞规 孔距量规 深度卡尺 粗糙度比较样块 100 粗铣中部端面至尺寸(两端面间距) 77mm,距定位孔尺寸保证 41mm,保证表面粗糙 度 游标卡尺0~150。 粗糙度比较样块 110 在中部两端面钻 2个通孔至φ — φ , 铰两孔至φ 6,保证公差φ + mm。 专用塞规 孔距量规, 深度卡尺 13 粗糙度比较样块 120 粗铣阶梯轴前后两端面,保证。 专用塞规 深度卡尺 粗糙度比较样块 130 200 钻 M14 螺纹孔的预孔至尺寸φ ,通孔 对预孔攻丝,攻透,保证 Ra达 专用塞规 角度仪器 粗糙度比较样块 150 160 170 在大结合面两 边钻 4 个通孔,直径至φ 12,后经扩孔铰孔至φ 13,保证表面粗糙度 ;在扩孔至φ 15,深 30mm,保证 ;扩孔至φ 18深 ,在铰沉孔至φ 19,保证表面粗糙度。 专用塞规 孔距量规 深度卡尺 粗糙度比较样块 210 220 去毛刺,清洗 230 检查入库 确定典型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基本工时定额 选择工序 120, 粗铣阶梯轴两端面: 1) 进给量的确定, 查参考文献 [2]由表 57查得,机床功率为 5— 10kw,工件 — 夹具系统刚度为中条件选取,该工序的每齿进 给量 f取为 2) 铣削速度计算,由表 59,按镶齿铣刀, d/z=80/10 的条件选取,铣削速度可取 v=40m/min,由公式 51, n= dvπ1000 = 80401000π = 参照表 417 所列卧式(万能)铣床型号技术参数,选 X61 型卧式铣床n=160r/min。 再将 n=160 r/min 代入式 51得: V=1000dnπ = r/min 时间计算,根据附表 21 中铣刀铣平面(对称铣削,主偏角为 rk = 090 )的基本时间: 14 tj = fMzLLL 21++ 当主偏角 rk = 090 时,切入行程 L1= )( ada +( 1~3) mm 切出行程 L2=(2~5)mm。 该工序包括两个工步两工步同时加工,式中 L=2 60=120mm L1= )( +2=≈ 14mm fmz=f n= zf z n= 10 160=320mm/min tj = fMzLLL 21++ = 320 414120 ++ ≈ = 辅助加工时间: 辅助加工时间 ft 与基本时间 jt 的关系为: ft =( ~) jt 取 ft = = ≈ , 其他时间取 bt 和 xt 均为 30%, tb + tx =6%( +) =, 单件时间 tdj=++=33s 再选择工序 40,钻铰底部大结合面上两工艺定位孔 Φ + mm。 加工条件:立式钻床 Z525,专用刀具,专用夹具。 钻孔至 Φ — Φ。 确定背吃刀量 ap =1/2*d= ;钻头:φ 由于工件材料是 HB=170220, 查得: 进给量 f= ; T=60min 刀具材料选用高速钢,由资料查知: 1 2 ,0, ===== mYXZC VVVV ; 又查表得: , === svmvTV KKK , , == tvcv KK ; 由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