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寺右线大桥406440m连续梁挂篮施工专项方案-评审修改内容摘要:

47: 图 46 挂篮总体侧面图 图 47 挂篮总体正面图 挂篮拼装前准备工作 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2 检查 0块浇筑时内外模后吊带预留孔位是否准确; 0块浇筑完上挂篮前, 0块外模和底模要拆除,露出预留孔。 挂蓝用钢丝绳、螺栓、千斤顶、导链及拼装时用的扳手、撬棍、安全带、缆风绳、对讲机都要准备齐全; 挂篮安装工艺流程图 挂篮拼装工艺流程图 挂篮安装、前移及拆除 桥面弹线找平 铺设钢枕 安装轨道 抄平、调距、轨道锁定 吊装主构架 安装支座反扣板、后端锚固 安装主构架之间的横联系 吊装前横梁 利用托架安装后下横梁、后吊带 插入底模架 吊装前下横梁、安装前吊带 安装剩余底模架和底模 预压挂篮、测挂篮变形值 依据挂篮变形值调整模板立模标高 开始 1 号段悬挂施工 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3 ( 1)、测量放样,首先在 0块顶板用墨线弹出桥梁中线,再根据挂篮的设计宽度弹出挂蓝走行轨道中线。 ( 2)从 0段开始,对称拼装好挂篮预压后,即进行 1段的悬臂灌注施工,施工完 1段后,挂篮要移至 2段,其行走程序如下: 1) 1段顶面找平铺设钢(木)枕及轨道; 2)放松底模架前后吊带,底模架后横梁用 2 个倒链悬挂在外模走行梁上; 3)拆除后吊带与底模架的横联结; 4)解除桁架后端长锚固螺杆; 5)轨道顶面安装 2 个倒链,并标记好前支座移动位置 ; 6)用倒链牵引前支座,使菱形桁架、底模、外模一起向前移动,注意 T构两边挂篮要对称同步前移,以免对墩身产生较大的不平衡力距; 7)移动到位后,安装后吊带,将底模架吊起; 8)解除外模走行梁上的一个后吊带,将吊架移至 2梁段顶板预留孔处,然后再与吊带联结,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吊架移至 2梁段处; 9)调整立模标高后,重复上述施工步骤进行 3梁段的施工,直至到合拢段。 锁定位置见预留孔位图 48。 外滑梁底托后吊点内滑梁箱梁中线后锚和轨道后锚和 轨道立杆中线外滑梁底托后吊点内滑梁后锚和轨道后锚和 轨道箱梁上顶面 图 48 箱梁上顶面 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4 ( 3)、拼装、安装主桁架 拼装主桁在地面安装或单件吊至梁顶 0段拼装均可,拼装后锚轮主桁时,后锚轮侧板同时装入销轴内。 两片主绗保持基线水平。 水平误差≤ 2 毫米,对角线误差不超过 5 ㎜,分两部分吊装用后锚将主构架与轨道可靠固定(安装时注意挂篮横联系杆件方向)。 安装连接时将主桁吊至轨道上,后部锚在竖向筋上,立柱两侧用倒链拉结,调整垂直度。 吊装另一榀主桁,调整好后连接横梁,安装锚轮,安装前横梁。 补充主桁后锚,在后主销前、后各锚。 ( 4)、安装顶横梁。 因受吊重限制,以最小的起吊半径将上横梁吊上主 构架,然后用吊车吊起一段前移,落下,在吊起另一端前移,连续几次交替前移将上横梁吊装就位(顶横梁与前底横梁一起吊装)。 ( 5)、安装底前后横梁、底模桁架,铺底模。 首先拆除 0块底模,将后下横梁吊放在托架上,插入 4 榀底模桁架,里端与桥墩预埋件临时焊接,将前横梁上吊,并与底模桁架前端固定,再用挂蓝前吊带连接。 补充所有底模桁架,将后下横梁与底模桁架后端连接,用后吊带将后下横梁固定,断开原临时焊接点。 ( 6)、底模安装前移底模架底模架在托架上,拆除侧模,将底模架与托架横杆间的调整垫块拆除,底模架前后横梁落到托架上横杆 上,利用倒链拉动前移 2 米。 ( 7)、利用挂篮前移底模架安装底模架吊杆,吊在挂篮主桁的前后横梁上,将倒链挂到底模架后横梁间,提升吊杆,使底模架离开托架,放松倒链,使底模架慢慢前移,直至主桁正下方。 调整底模架方向、高度,直至符合设计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5 要求。 ( 8)、安装外侧模和外模吊耳及走行梁。 安装外侧模将外侧模吊装到底模架外框内,安装前吊杆,将外侧模后端外侧用倒链连接到主桁后横梁外端。 安装吊梁后锚杆,调整高度,标高调整正确后,用千斤顶支撑桁架底部,使外侧模压紧底模板侧面,待底板、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竖向预应力筋安装完毕,内 模就位后,连接内外模拉杆,外模横向拉筋。 安装吊梁将外侧模吊梁穿入外侧模桁架内,并临时固定,防止吊装过程中吊梁滑落。 ( 9)、安装内模架、吊耳及走行梁;拼装内模 先将内模架吊入腹板内,适当临时支撑,再吊装内模吊梁,内模吊梁长 9米,从内膜架前端穿入,安装吊杆,调整高程。 连接内外模拉杆,加内支撑。 ( 10)、移动外模至浇筑梁段位置。 ① 梁段张拉前,拆除内外模拉杆,待张拉完毕即放松吊杆,放松底模、外侧模,安装轨道,解除主桁后锚,挂篮即可前移。 ② 挂篮前移时,外侧模、底模架、内模吊梁同挂篮主桁同步前移。 挂篮前移 时,注意观察底模、侧模与梁体、轨道锚杆与锚轮定位拉杆有无挂碰现象。 若有,及时调整,特别注意观察锚轮与轨道翼缘的接触情况,防止后锚板定位杆松脱,确保锚轮不脱轨。 挂篮前移到位后安装锚杆,调整吊杆直至符合要求。 ③吊装内模架走行梁,并安装好前后吊带,安装外侧模。 安装前将外侧模走行梁插入外模框架内,并安装好前后吊架吊带,将外侧模吊起,用 5t 倒链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6 拖动外侧模至 2 号梁段位置。 ( 11)、安装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系统,试行走。 为了有效进行线性控制,减少挂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的变形调整,挂篮前端预留沉落量,沉落量根据挂篮试验 时的变形和施工前 1~ 2 个梁段灌注过程中的变形观测结果来确定, ( 12)、挂篮施工监测具体办法如下: 首次使用挂篮前按照试验数据对挂篮前端预留沉落值。 灌注混凝土前于挂篮前横梁和吊带上设定观测点。 根据混凝土的灌注过程分级对观测点的标高进行观测,当观测结果与预留沉落值相差超过施工规范要求的 5mm 时,对挂篮前吊带进行调整。 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挂篮底模板和主桁架的变形。 为下一梁段的施工反馈数据。 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在施工全过程要对每一施工梁段的中线、高程及预拱度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 具体施工措施详见线 形控制专项施工方案。 在挂篮使用过程中坚持对挂篮悬吊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 13)合拢段与挂篮拆除 施工合拢段一套挂篮后移,后移前将底模架前横梁两端吊在主桁前横梁两端头上,拆除前吊杆;外侧模也同样吊在前上横梁的两端,返回铺轨道,将挂篮后移至适当位置。 另一套挂篮同样拆除吊杆,并前移至适当位置,将底横梁锚在两段梁体地板上,外侧模吊梁吊在翼缘上(注意留准吊杆、锚杆孔)。 多余的内模与内模吊梁拆除,从梁体顶面运走。 合拢段施工完毕后两套挂篮连在一起移走。 这样,可少铺一侧轨道。 本桥连续梁因跨既有三江路公路施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7 工,故中跨 合拢挂篮不在中间拆除,必须倒退到 0块与 1块之间远离公路进行拆除。 边跨挂篮在边跨合拢段完成后原位进行分解拆除即可。 挂篮拆除时:拆除作业时必须遵守“先支后拆,先拆除不受力点,后拆除受力点”的基本原则,拆除时必须有牢固的安全稳定性。 挂篮拆除时必须保证应对称、平衡施工。 其平衡总重量不得超过设计允许的最大偏载值。 若超过时需进行配载。 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作业,拆卸物件不得抛扔或在悬空脚手板上搬运,必须用千斤头捆绑好后由吊机装运走。 进行拆除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安全带悬挂在牢固的杆件上。 患有惧高症作业人员 ,禁止从事挂篮拆除工作。 所有从事拆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挂篮拆除安全操作规程,听从指挥、服从管理,禁止出现违章、违纪、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对出现的安全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制止。 清场警戒及指挥挂篮底板下放前,清理好现场,在挂篮拆除周围设安全警戒线,安排专人维持现场秩序,禁止任何人到现场走动,以防不测。 ( 14)挂篮拼装、使用注意事项 ①吊装挂篮时上下要建立呼唤、应对制度,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②安装走行轨道时走行轨道必须与竖向预应力筋按精轧螺纹钢连接可靠连接,并安排专人进行检查; ③挂篮用精轧螺纹钢用切割机切割 ,严禁氧气切割,严禁电焊烧伤, 螺帽与混凝土面或横梁间需设钢垫; ④主构架通过后锚与轨道可靠连接并用千斤顶压紧; ⑤挂篮走行前,后勾板与主构架可靠连接,必须安排专人检查。 两侧主构架平行同步滑移。 移动时前底横梁与顶横梁用导链连接悬挂。 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8 ⑥调整立模标高。 根据挂篮试验测出的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值,再加上线性控制提供的立模标高定出 2 号梁段的立模标高。 ( 15)挂篮走行 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即可进行挂篮前移(挂篮前移到位后再压浆,保证压浆管道压浆凝固质量)。 松掉挂篮后锚点、前后吊带,松落模板,拉动走行倒链,拖拉主梁系、模 板系一起到位。 ② 挂篮走道安放位置要准确,接头处平齐无台阶。 挂篮前移要保持同步,两悬臂挂篮对称前移,走行过程中对挂篮中线及走道进行观测,发现偏位后及时纠正,确保挂篮到位时偏移值不超过规范要求。 ③ 悬臂施工过程中,两侧挂篮向前移动的距离差不得大于半个节段;在撤除或后移挂篮时,要严格掌握对称、平衡的原则,桥墩两侧临时荷载不平衡差不得超过 8T。 ④ 为防止挂篮行走时发生轨道横向移动,应在箱梁砼顶面轨道外侧预埋小角钢(或小钢筋头)以限位。 施工注意问题 ( 1)混凝土施工灌注平台支撑在已灌注梁段混凝土及端模上,灌 注混凝土始终保持两侧对称进行; ( 2)梁段悬灌时,与前一梁段混凝土结合面应予凿毛,纵向非预力钢筋采用搭接; ( 3)各梁段施工按设计要求设置各类防撞墙、电缆槽竖墙、接触网支柱、人行道栏杆钢筋预埋件及泄水孔、通风等预留孔洞; ( 4)各梁段施工加强梁体测量、观测,注意挠度变化; 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29 ( 5)梁段悬臂灌注时,两端施工荷载要尽可能保持平衡,并注意左右偏载,两端浇筑砼不平衡重不超过 8t。 ( 6)灌注梁段砼时应水平分层,一次整体灌注成型,当砼自流高度大于2m 时,必须采用溜槽或导管输送,以保证砼的灌注质量。 同时注意加强捣固,不得 存在空洞或漏捣。 ( 7)预留孔和预埋件必须列出详细清单,对照检查,安装位置准确,不得遗漏。 主要包括梁上的综合接地、防撞墙预埋钢筋、轨道板预埋件、接触网柱基础、防震、通风孔、排水孔、泄水孔以及挂篮安装锚固预留孔等。 外露部分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其中接触网立柱预埋螺栓采用多元合金共渗或渗锌 +封闭层处理,支座预埋钢板、套筒、防落梁挡块及除接触网支柱预埋螺栓以外的其他渗锌处理。 挂篮荷载 预压 试验 挂篮拼装完毕后,进行荷载试验以测定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梁段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荷载试验时,加载按施工中挂篮受力最不利的 梁段荷载进行等效加载,测定挂篮自身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作为悬灌梁立模时的参考数据,对挂篮的设计计算图式及技术参数进行验证。 根据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绘出挂篮的荷载 — 挠度曲线,为悬臂施工的线性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最大荷载作用下挂篮的受力情况,可以验证实际承载能力,了解挂篮使用的安全性,确保安全可靠。 挂篮预压采用砂袋堆压恒载预压,因本悬浇 T 构中梁段的最重梁段为 1#块 ,因此取 1#梁段重量为预压的基本预压力,实际每端预压力为 1云山寺右线大桥连续梁施工专 项方案 30 #梁段重的 倍 进行荷载 试验,即。 采用砂袋 在底模平台上对挂篮进行预压。 预压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两端必须同时对称进行吊装,保证梁体两端受力平衡。 加载时分四级进行加载( 60%、 80%、 100%、 120%),每级加载完毕后一小时测量挂篮变形值,全部加载完毕后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观测点变形值,连续预压 4 小时。 最后两次测量变形量之差小于 2mm 时即可结束。 变形稳定后按 100%、 80%、 60%、 0 分级卸载。 测得数据后绘制挂篮的荷载挠度曲线分析计算挂篮在各阶段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以便调整各悬臂施工段预拱度值。 另外预压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1)四个外侧模必须就 位并达到设计标高及坡度; ( 2)底模纵向中心线必须达到设计中心线的施工误差范围。 ( 3)测量班必须提前做好高程测量标记点,每端底模设五个观测点:观测点位于梁段前端,顺桥向线路中心线一个点,两侧腹板处翼缘板处各一个点。 ( 4) 采用砂袋预压时需注意天气情况,避开下雨天气,如预压过程下雨需提前采取遮盖措施,避免砂袋雨水浸泡荷载加大造成安全隐患。 ( 5)特别注意:预压加载过程中,各方人员一定要注意挂篮是否有变形或异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