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ction on Computer [6] Artificial Science [7] 计算机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所 [8]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中科院计算所 [9] 软件学报 .中科院软件所 [10]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 技术研究 所 [11]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中国自动化学会 [1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13]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科院 沈阳计算 技术研究 所 [1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国家 863 计划 CIMS 办公室 [15]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中国科学院、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16] 计算机应用 .中科院成都计算 技术研究 所 [17] 计算机工程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18]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六、 实践环节(工程实践)基本要求 ( 1)为培养 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独立 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要求 研究生 在第二到第三学期 协助导师指导实验、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 等 , 工作量要求不少于 32 课时。 如果入学前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 1 年以上, 或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 可免修。 ( 2) 要求 研究生到 校级计算机工程研究所、 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或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进行工程实践, 目的是锻炼他们独立 分析 和解决 实际技术 问题的能力。 工程 实践 环节 6 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校内导师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工程应用项目。 工程 实践 环节一般安排在第四到第五学期,实习期不少于半年。 现场实践部分由校内导师或企业导师进行考核,工程实践报告由学院统一考核。 对于入学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 1 年以上项目研发的学生,可免现场实践部分,但需提交工程实践报告。 七 、 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 的 主要 形式 有听学术报告、参加讨论班、作专题报告等。 目的是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学术思想,使他们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 采用 4+4+2 模式,具体是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 4 次,参加实践经验汇报不少于 4 次,并且每个学生必需做不少于 2次的学术报告 或 技术报 告。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实践的主题展开。 论文选题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论文开题 研究生应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计划等。 专家对其开题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认可后确定论文题目,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论文形式 研究生 撰写的学位论文要符合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 主要分为应用技术类和研究类两种形式, 可采用工程方案设计、技术报告、理论应用等形式,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及一定的工作量,能及时反映出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 1) 应用技术类论文 ① 要求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和项目效益分析; ② 能综合应用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遵循软件过程管理规范,突出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宗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成果和实用技术; ③ 应提交阶段性成果(如: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整体计划、项目阶段实施计划、需求分析文档、分析与设计文档等)和最终的总结报告; ④ 应用技术类论文内容应完整、书写规范,软件文档俱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