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土建5标段五莲路站、博兴路站及上述两站间区间技术标文件内容摘要:
应将所有金属丝从混凝土表面剪割到只剩6mm。 D、金属模板及其配件必须在模架上制作,要求下料尺寸准确,模板平直,转角光滑,接缝平顺,连接孔位置准确,并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焊接变形。 为避免漏浆,金属模板宜做成搭接或在拼缝镶嵌方木或软橡皮等。 E、模扳安装应保持正确的规定线形,直至混凝土充分硬化。 F、浇注混凝土前或浇注中,模板出现任何不良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直到缺陷被改正为止。 G、重复使用的模板 应始终保持其所要求的形状、强度、刚度、不适水性和表面光滑。 任何翘曲的或隆起的模板在重复使用之前必须校正好。 未经清理校正而不合格的模扳不得重复使用。 H、不得用垂直或倾斜的片石填方或土方表面代替模板。 I、作为钢筋混凝土栏杆拄、护栏校等小型外露构件的模板,应使用单块的宽板,或用标准的合适材料衬里。 模板表面不允许有接缝。 除非图纸另有说明,除去栏杆腹部槽孔 AL,所有裸露角均应削成 10mmxl0mm 倒角。 除栏杆上表面外,模板的每边都应有倒角斜面。 3)模板接缝、涂油与清理 A、模板中所有的连接缝都应采用合适的设计形 式,并保证在混凝土浇注或固结过程中细料或水泥浆不致流失。 B、混凝土外露表面的模板接缝,应做成一种有规则的形式,水平和垂直线条应一直连贯每个结构物,所有的施工缝应同这些水平和垂直线条相重合。 C、混凝土浇注前,模板接触混凝土的表面必须用一种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浅色石蜡基石油涂抹均匀。 涂抹的油必须为木板充分吸收且不应造成混凝土表面变色。 D、如果监理工程师同意以化学脱膜剂代替模板油,则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使用,且不与钢筋接触。 不得在同一结构的模板中使用不同的脱模剂,以免在完成的结构物上出现外观上的差异。 E、当在高温下使用吸水性模板时,应在浇注混凝土前,将模板两面用水完全润湿。 F、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必须清理干净,底部应完全没有锯末、刨花、铁锈、污垢,泥土或其它杂物。 G、模板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前,不得放置钢筋、预埋件或浇注混凝土。 4)模板的拆卸 A、施工单位如打算拆除模板,应在 24 小时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取得同意。 B、模板的拆除,应保持不致由此而引起混凝土的损坏。 在混凝土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前不得拆模。 C、不承重的垂直模板,应在混凝土的强度能保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或在混凝土强度超过 时方可拆除。 D、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能拆除。 E、当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及加有外掺剂的混凝土时,可根据试验求得的实际达到的强度决定拆模时间。 5)固定螺杆及孔洞 A、在混凝土浇注前用于施工和其它目的的孔应予以堵塞;需用的螺栓和其它附件应牢固地安装在各自的位置上。 B、在混凝土中凿孔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 C、在模板安装中,如果图纸上没有示出的孔位凹处,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此孔位应不影响竣工后混凝土的强度或外观,并在起吊时不致在构件上产生过大的应力。 孔洞和凹处在安装完成后加以修整, 使监理工程师满意。 D、为了取得结构物混凝土芯样且不切断预埋件处的钢筋,需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将钢筋移位或采取其它可行的措施。 E、凡用于以支撑为目的的螺栓、管子和钢筋等构件。 为在拆除时能从混凝土中拔出而不致有过量的震动或锤击,应在混凝土浇注前涂上模板油或其它油脂。 6)质量控制要点 A、模内干净,无杂物,接缝紧密,无漏浆缝隙。 B、支架稳定,木楔牢固,不出现走模。 ( 2)钢筋工程 1)截断与弯折 A、钢筋的截断与弯折必须由合格工人在工地的加工车间进行。 B、所有钢筋的弯折必须在温度为 +5℃以上时进行。 C、钢筋必须按图纸所示形状弯折。 浇入于混凝土中的钢筋的露出部分,不能在浇筑混凝土现场弯折。 所有钢筋都应冷弯。 D、弯曲半径、角度按照图纸要求。 2)安装、支撑与固定 A、钢筋应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准确地安装,并用批准的支撑将钢筋牢固地固定好,使其在浇注过程中不致移位。 不允许将钢筋放入或推入浇注后未凝固的混凝土中。 也不允许在浇注过程中放入钢筋。 B、用于保证钢筋正确就位的保护层垫块应尽可能小些,具有符合其用途的合适形状,并使其在浇注混凝土时不致倾斜。 采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时,其最大集料尺寸为 10mm,强度应与邻接混凝 土强度相同。 C、不允许使用片石、碎石或砧块、金属管和木块作垫块。 D、如构件有数层钢筋,且上层重量较大,在安装就位时,可使用特制的钢筋支架。 支架应支承在下层钢筋上,不得直接支承在模板上。 E、任何构件的钢筋安装后,应如实填写质量检验表,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后才能浇注混凝土。 3)钢筋连接 A、如果需要在图纸所示以外任何位置设置钢筋连接接头,应将绘有每个接头位置的图纸送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B、应避免在最大应力处设置接头,并尽可能使接头交错排列,接头间距相互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 30d d 为钢筋直径 ,且不 小于 500mm。 C、热轧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D、焊接接头 a、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书。 b、焊接应优先采用闪光对焊法。 当采用闪光对焊有困难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采用电弧焊或其它方法,如绑扎搭接。 c、布置在同一区段内 30d 长度范围内,但不小于 500mm 的受拉钢筋接头,其截面积不得超过配筋总面积的 50%,在受压区内不受限制;如在装配式构件的连接处,不论受压或受拉均不受限制。 d、钢筋与钢板的连接,应按规定的搭接焊要求进行电弧焊。 e、热轧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时的要求 ①为保证闪光对焊的质量,待焊钢筋的焊接端应切割平整并且截面与轴线垂直。 焊接端面彼此平行。 焊接时被挤出接头外的熔渣应剔除。 ②每当改变钢筋的类别、直径或调换焊工时,应检查己确定的焊接参数。 如监理工程师要求,应在同一批钢筋中取两根焊接试件作试验。 ③焊接试件作试验时,将试件绕芯棒弯曲到 90o 作冷弯试验。 对 I 级钢筋芯棒直径为 2d,即 2 倍钢筋直径;对 II、Ⅲ、Ⅳ级钢筋芯棒直径分别为 4d、 5d、7d。 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芯棒直径应增加 1d。 冷弯试验时,焊接点位于弯曲的中点,并将 接头内侧的镊粗部分去削除。 试件经冷弯后,外侧的横向裂缝宽度不超过 时,才允许使用己确定的焊接参数。 f、热轧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时的要求 ①焊缝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必须按照图纸所示。 如图纸未标出,则必须遵守规范的规定。 ②每当改变钢筋类别、直径、焊条型号或调换焊工时,应事先用相同的材料和所用焊接参数制作两个抗拉试件和两个冷弯试件。 当焊接接头试验结果大于或等于所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 ③焊接点和钢筋弯曲处的间距应大于 10d d 为焊接钢筋的直径。 接头不应布置在最大应力处。 ④当焊接现场气温 为 5℃以下时,应对待焊接的钢筋进行预热。 ⑤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应尽量采用双面缝,只有当不能作成双面焊缝时,才允许采用单面焊缝,且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g、绑扎接头 ①除非图纸上有规定或监理工程师同意,否则不能采用绑扎接头。 ②绑扎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规范的规定。 ③在受拉区,圆钢筋绑扎连接的末端应做成 180o 弯钩;螺纹钢筋的绑扎接头则做成 90o 弯钩。 在受压区,直径等于或小于 12mm 的圆钢筋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任何直径的纵向钢筋末端均可不设弯钩,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30d。 ④搭接接头应用铁丝扎牢 ,扎结在接头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 扎结可根据被扎钢筋的不同直径丝。 ⑤在一个构件任一搭接区段内,搭接接头钢筋的截面积,对受拉钢筋不超过钢筋总面积的 25%,对受压钢筋不超过钢筋总面积的 50%。 搭接区段系指构件任一截取的区段 30d 的长度,但不得小于 50cm。 如因空间限制,不能按上述要求办理时,则提出相应的建议,报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后执行。 ⑥同一根钢筋,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 倍搭接长度。 ⑦绑扎接头与钢筋起弯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0d,且接头不得位于最大拉力截面处。 ( 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拌制 采用具有 合格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 2)混凝土运输 A、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 从开始拌和到混凝土送到最终位置捣实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B、使用混凝土搅拌车拌和混凝土时,应有监理工程师在场监督加水。 无论什么情况,运输过程中不得加水。 C、在炎热天气运送拌和料时,应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以确定由于蒸发所造成水的损失,而下一批拌和的水灰比应按试验结果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3)混凝土浇注 A、施工要点 a、混凝土浇注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 准。 混凝土在运输及浇注过程中不得发生污染、离析和材料损失等情况。 b、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不允许用加水或其它办法更变混凝土的稠度。 浇注时坍落度不在规定限界之内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c、浇注混凝土前,全部模板和钢筋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滞水、冰雪、锯末、施工碎屑和其它附着物质,并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才能开始浇注混凝土。 d、混凝土浇注作业应连续进行,如发生中断,应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e、混凝土浇注期间的气温不低于 +5℃,也不得高于 +32℃。 B、浇注 a、混凝土自由卸落高度不 得超过 2m。 当采用导管或溜槽时,应保持导管或溜槽的干净,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 b、混凝土应按水平层次浇注,当用插入式震捣器时,捣实厚度不得超过30cm,用其它震捣器时,其厚度则不得超过 15― 30cm。 每层混凝土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和捣实,以防止损害先浇的混凝土。 c、混凝土初凝之后,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d、当浇注基础最下面一层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从地基吸收水分或水渗入混凝土内。 基坑内应设排水设施,在混凝土浇注前,基坑底部不允许有积水。 e、浇注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 预埋部件 螺栓、锚固筋等 ,如有任何位移,应及时矫正。 f、工程的每一部分混凝土的浇注日期、时间及浇注条件都应保有完整的记录,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使用。 C、泵送混凝土 a、在向模板中浇注混凝土之前,应废弃首先泵出的混凝土,直到排出监理工程师认为满意的、质量一致的、和易性好的混合料为止。 b、混凝土的泵送作业,应使混凝土连续不断地喷出,且不产生气泡。 泵送作业完成后,管道里面残留的混凝土应及时排出,并将全部设备彻底进行清洗。 4)混凝土捣实 所有混凝土,一经浇注,应立即进行全面的捣实,使之形成无空隙、无离析、无蜂窝的密实均匀体。 A、捣实设备 a、捣实混凝土方法,一般均应使用内部机械震捣方法;混凝土构件顶面部分,薄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或其它特殊地方,可用外部机械振捣。 b、振捣器的类型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振捣器应能以每分钟不小于 4500脉冲的频率传递振动于混凝土。 其振动强度应能明显地使坍落度为 25mm 的混凝土体受到有效影响半径至少达到 45cm。 c、工地上应配有足够数量的处于良好状态的振捣器,以便可随时替补。 B、振捣 a、振捣应在浇注点和新浇注混凝上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或拔出时速要慢,以免产生空洞。 b、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良好结合,但插进深度不应超过 5― 10cm。 c、附着式振捣器的间隔距离应根据构造物的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d、振动应保持足够时间和强度,以彻底捣实混凝土。 但时间不能持续太久,以免造成混凝土离析。 不允许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 e、当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不得直接地或通过钢筋施加振动,与侧模应保持 5― 10cm 的距离。 f、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 ,应辅以插钎插捣,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滑和密实。 g、混凝土捣实后 到 24h 之间,不得受到振动。 5)施工缝处理 A、除另有规定外,仅在设计图上标明的地方或在浇注进度计划中表明的地方才能做施工缝。 如图纸上未作详细规定,或浇注作业发生事故而中断时,应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设置施工缝。 B、在结构物顶部 45cm 以内不允许设置施工缝,如施工缝发生在不应有的位置上时,应将已浇注的混凝土予以捣毁并拆除,直到施工缝位于监理工程师认为可设置的地方为止。 C、施工缝的表面应凿毛至露出集料,但不伤及集料和接缝的边棱。 凿好后的表 面应用清水洗刷干净,除去松散的颗粒。 D、为确保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与新浇混凝土的接缝中有充足的灰浆,应首先洗净和润湿表面,对垂直施工缝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铺一层厚为 1― 2cm的 1: 2 水泥砂浆。 新混凝土应在砂浆初凝前浇注。 E、施工缝混凝土浇注应连续进行。 暴露在可见面的施工缝边线,应注意加以修饰,做到线条及高度整齐。 6)混凝土表面的修整 A、施工要点 a、如在拆模时发现混凝土上有蜂窝或其它缺陷,应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 除非监理工程师对所采取的补救方法事先批准,不得做任何修补或其它处理。 b、如监理工程师认为 混凝土的空洞在程度上或性质上较大地影响结构强度,或者危及钢筋的寿命时,应将结构物受影响的部分凿掉重浇。 c、混凝土表面修整完成。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土建5标段五莲路站、博兴路站及上述两站间区间技术标文件
相关推荐
总 ( 1)动能定理 普遍适用,即不仅适用于恒力、直线运动, 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 14 ( 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 ( 3) 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 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 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
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第 条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 2倍。 水平接地体的问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 5m。 第 条 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 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处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
票,系统支持第一次表决有效或最后一次表决有效的计票方式,系统可以在 10秒内统计表决结果,柱状显示方式,表决结果可以在大厅显示设备上和主席单元的 LCD 屏上显示出来,表决结果不可修改,但可以重新进行表决,表决结果可以打印出来或储存在电脑里。 音响扩声系统 系统概述 音响扩声系统会议室的面积和使用功能,参考国家扩声 厅级标准一级进行设计,音响扩声系统主要由扬声器、功率放大器、音频处理设备、调音台
第 244页 第 246页 砂上料 第 246页 第 246页 第 249页 事项 第 250页 (八)、室外总体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第 251页 1. 防火堤 第 251页 2. 围墙施工 第 251页 3. 场内地基处理及道面铺砌 第 252页 4. 竖向设计要求及排雨水方式 第 252页 5. 建、构筑物定位 第 253页 6. 工程概况 第 253页 (九)、基础和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第
的指导老师都会来听我们的课。 每一次准备的过程都是在不断的进步。 而我们每个礼拜也会去听指导老师的课,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教学实际中扬长避短。 初为人师,总是有些紧张。 我带着羞涩与忐忑抱着课本和教案走上讲台时,尽管我做了很多准备,但当我真正面对那么多双眼睛时,我还是紧张了。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 我机械得重复了在台下不知念了多少遍的开场白。 然而,这句话说完
习总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计划要求,本人进行了为期个月的顶岗实习。 这个月里的时间里,经过我个人的实践和努力学习,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 下,对村的概况和村委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村村委会的日常工作及内部制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与其他工作人员交谈过程中学到了许多难能可贵经验和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使我对村委会实务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