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5章核能与社会ppt章末总结课件内容摘要:
能计算核能 利用结合能计算核能时要采用 “ 先拆散,再结合 ” 的方法. 二、核能的计算方法 例 2 假设两个氘核在一直线上相碰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核的同位素和中子 , 已知氘核的质量是 6 u, 中子的质量是 7 u, 氦核同位素的质量是 0 u, 则聚变的核反应方程是 ____________, 在聚变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M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解析 根据题中条件 , 可知核反应方程为 21 H +21 H →32 He +10 n. 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Δm= 2mH- (mHe+ mn) = 2 6 u- ( 0+ 7)u= 10- 3u 由于 1 u的质量与 MeV的能量相对应 , 所以氘核聚变反应时放出的能量为 ΔE= 10- 3 MeV≈ MeV. 答案 21 H + 21 H → 32 He + 10 n 3 . 3 针对训练 2 为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ΔE= Δmc2的正确性 ,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动能为 E1= MeV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核 Li, 生成两个 α粒子 , 测得两个 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 E2= MeV. (1)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解析 核反应方程为: 7 3 73 Li + 11 H → 42 He + 42 H e . (2)通过计算说明 ΔE= Δmc2正确 . (已知质子 、 α粒子 、 锂核的质量分别为 mp= 8 u, mα= 6 u, mLi= 0 u) 解析 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Δm= mLi+ mp- 2mα= 0 u+ 8 u- 2 6 u= 6 u. 由质能方程可得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 ΔE′= Δmc2= 6 MeV≈ : ΔE= E2- E1= (- ) MeV= ,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视为相等 , 所以 ΔE= Δmc2正确 . 返回 三、核反应与能量的综合 例 3 用中子轰击锂核 ( Li)发生核反应 , 生成氚核 ( H)和 α粒子 ,并放出 MeV的能量 . (1)写出核反应方程. 6 3 3 1 解析 核反应方程为: 63 Li + 10 n → 31 H + 42 He + 4 .8 M e V 答案 63 Li + 10 n→ 31 H + 42 He + 4 .8 M e V 三、核反应与能量的综合 (2)求出质量亏损 . 解析 依据 ΔE= Δmc2得 Δ m = 4 .89 3 1 .5 u = 0 .0 0 5 2 u 答案 0 .0 0 5 2 u 三、核反应与能量的综合。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5章核能与社会ppt章末总结课件
相关推荐
交流电的图像 如图 4 所示,从图像中可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有:瞬时值、 值和 ;通过计 算可以得到有效值、频率和角频率. 图 4 2 .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 电动势: e = ; 电压: u = ; 电流: i = .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自我检测 课堂小结 最大 周期 E m a xsi n ωt U m ax sin ωt Im ax sin ωt 一
1条多肽链 螺旋 折叠 1条肽链进一步折叠盘绕 多条肽链进一步折叠盘绕 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20种氨基酸如何构成多种多样的蛋白质。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肽链的折叠盘绕方式使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A) (B) (D) (C)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 构成 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白质,酶和激素等 形成新的氨基酸 非氨基部分 尿素 糖类、脂肪 氨基 CO2+H2O+能量 碳链部分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 糖类 脂肪 氨基酸 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转氨基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脱氨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 脱氨基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H]、 O2→H 20 C3 C2 你知道大豆中的油是怎么形成的吗。 摄入脂肪就不能控制体重吗。 分析:
=ER0+ r= A . ( 2)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F 安 = B I L = N . ( 3) 导体棒受力如图所示,将重力正交分解 F1= mg s in 37176。 = N F1 F 安 ,根据平衡条件 mg s in 37176。 + f= F 安 解得 f= N . 【答案】 ( 1 ) 1 . 5 A ( 2 ) 0 . 3 0 N ( 3 ) 0 . 0 6 N
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另一条是修正电压表分流所引起的误差后得到的图线,由图可知 ( ) 图 4 - 2 - 5 A . AB 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B . A ′ B 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C .路端电压 U 越大,通过 电压表的电流越大 D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 【解析】 由图示电路可知,测量电压是真实的,测量电流比真实电流小,故在同一 U I
I = n qS v 是电流的决定式,故电流的大小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以及通电时间无关. ( 2) Q = It 是求电荷量的重要公式.而公式 I =Qt求出的是电流在时间 t 内的平均值,对于恒定电流其瞬时值与平均值相等. ( 3) 电解液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虽然相反,但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应用 I =Qt时, Q为正电荷总电荷量和负电荷总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