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5xxx-200x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送审稿内容摘要:

布系统覆盖所需区域。 光纤分布方式 光分布方式的传输损耗小、不受电磁干扰、布线方便并且组网灵活,与同轴线缆相比,更适合于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光电混和分布方式 光电混合分布方式多适用于大型建筑,应用在主干缆走线很长,布放难度较大的场景。 分布方式选用原则 分布方式的选择应综合上述分析,综合考虑覆盖区域面积、理论覆盖效果、设备成本、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应遵循:效果→成本→施工→维护的思路,并满足多制式系统兼容的要 求,在最优的组合方案下,系统性价比最高。 上述四种覆盖方式,电分布方式为最常用,且技术和设备成熟。 (建议分点描述,进行总结。 系统设计步骤(对于设计步骤,建议增加条文说明部分,在其中详细说明系统设计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提高规范指导性) 确定目标建筑、需求分析。 室内无线信号现状测试。 确定室内覆盖区域。 模拟测试。 信号源的选取及配置。 室内分布方式的确定。 结合模拟测试结果,进行室内覆盖信号传播损耗计算。 室内天线分布方案设计、天线类型选择和馈线路由的确定。 室内覆盖系统组织结构方案设计。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原则 1 满足国家有关环保要求,电磁辐射值满足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即国标 GB870288 规定的限值,采用设备与材料及产生的物质对环境无污染,同时应达到环保部门在 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对噪音指标的要求,室内天线的发射功率不大于 15dBm/TRX。 2 无源器件应满足需引入系统的通信频段要求。 3 应保证覆盖区域信号与周围室外其它基站各小区间进行正常切换,室内信号应保证不对室外信号产生干扰。 4 满足覆盖系统设计指标和各制式通信系统 指标的要求。 5 满足便于改造,利于升级的要求。 目标覆盖区 1 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2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3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同时收到功率近似的多个基站的信号。 室内天线点分布设计 1 应根据勘测结果和室内建筑结构,设置天线位置和选择天线类型,天线尽量设置在室内公共区域。 2 天线口的功率不超过+ 15dBm/载波。 3 对于层高较低,内部结构复杂的室内环境,宜选用全向吸顶天线,宜采用低 天线输出功率、高天线密度的天线分布方式,以使功率分布均匀,覆盖效果良好。 如写字楼、酒店等建筑。 4 对于较空旷且以覆盖为主的区域,由于无线传播环境较好,宜采用高天线输出功率、低天线密度的天线分布方式,满足信号覆盖和接收场强值要求即可。 如地下车库等区域。 5 对于建筑边缘的覆盖,宜采用室内定向天线,避免室内信号过分泄漏到室外而造成干扰,根据安装条件可选择定向吸顶天线或定向板状天线。 如建筑一层出入口处、楼宇沿窗区域等。 6 对于电梯的覆盖,可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在各层电梯厅设置室内吸顶天线;二是在信号屏蔽较 严重的电梯,或电梯厅没有安装条件的情况,在电梯井道内设置方向性较强的定向天线;三是在电梯轿厢内增设发射天线,布放随梯电缆。 7 应尽量避免电梯内的切换,以避免电梯运行过程中由于切换造成的掉话。 通信系统及频段划分 根据目前发展情况,主要涉及以下通信系统: Trunk、 CDMA800MHz、 GSM900/1800MHz、 PHS1900MHz, WCDMA、 TDSCDMA 和CDMA2020 核心频段,共七种制式。 系 统 频率划分 (MHz) TX(下行 DL) RX(上行 UL) 1 Trunk 2 CDMA800 3 GSM900 4 GSM1800 5 PHS 6 WCDMA、 CDMA2020 7 TDSCDMA 18801920; 20202025; 23002400 8 SCDMA 17851805 频道配置 频道配置 各通信制式的频道配置参见相应系统的设计规范。 频道配置的一般要求 由于建筑内可能存在多套室内覆盖系统,因此,在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其他运营商使用的频段,考虑必要的保护频带,以满足干扰保护比的要求。 系统容量保证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应根据用户预测结果对基站进行配置,随用户的发展增加基站配置(增加载频或信道),提供室内更高的用户容量;也可通过增加小 区并对室内分布系统做相应调整的方式。 系统间干扰协调 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通信制式系统间或不同运营商之间相邻或相近频段的干扰协调,除考虑必要的保护频带外,室内覆盖系统设计中,还应考虑各系统天线间的空间隔离、增加滤波器等方法满足隔离度要求。 多制式合路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多制式合路系统设计 多制式合路系统 多制式合路室内覆盖系统(简称多制式合路系统)是将多个系统无线信号进行合路,共用一套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的方式。 如下图所示: 多制式合路系统主要是共用无源天馈部分,信号 源及有源设备各系统独立使用。 合路系统分类 1 建立一套分布系统 通过规划各系统使用频段,避免系统间同频及邻频干扰。 将所有系统的上下行信号进行合路并在一套系统中进行传送。 2 建立多套分布系统 通过规划各系统使用频段,以避免系统间同频及邻频干扰。 将频段间隔较大、互相干扰较小的不同制式系统进行合路,而将频段间隔小、互相干扰较大的不同制式系统分别建设。 3 上下行信号分开,建立两套分布系统 通过规划各系统使用频段,以避免系统间同频及邻频干扰。 将各制式系统的上、下行信号分为两套分布系统建设,两个分布系 统间最小隔离度为天线间的空间隔离损耗+分布系统的路径损耗(基站输出端口功率与天线输入功率的差),有效减少甚至避免系统间产生的杂散和阻塞干扰问题。 对于时分双工系统选择一套进行合路。 合路系统方案选择 1 建立一套分布系统 适用于覆盖区域较小的场所,分布系统最好为无源系统,以减少噪声增加对各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 2 建立多套分布系统 适用于较大面积或较远距离的覆盖,能够允许分布系统中使用一定数量有源放大设备,抗噪声能力强,易实现多种制式通信系统的同区域覆盖。 合路器的各端口间隔离度指标要求较低。 3 上下 行信号分开,建立两套分布系统 适合于覆盖区域大,但不能建设多套分布系统的场所。 分布系统中较多有源设备的使用,易引起基站接收机噪声的增加,需根据有源设备使用的数量计算噪声增加量,并通过增加合路器的隔离度指标来满足系统要求。 合路器各端口间隔离度指标要求相对较低。 多制式合路系统干扰 干扰来源 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的干扰来源,主要有来自外部的干扰和系统内部干扰。 外部干扰主要通过分布系统的室内天线接收进入系统,这类干扰可以利用建筑物对室外信号的隔离、空间信号隔离,以及系统本身的路径损耗多种方式降低干扰,较易 实现。 内部干扰源来自系统中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多频段多制式无线信号在系统中传输会产生相互间的干扰。 干扰分类 1 同频、临频干扰 2 下行信号间的互调干扰 3 下行信号对上行信号的互调干扰 4 下行信号间的杂散干扰 5 下行信号对上行信号的杂散干扰 干扰系统 被干扰系统 TRUNK CDMA800 GSM900 DCS1800 PHS WCDMA CDMA 2020 TDSCDMA WLAN TRUNK 73 48 37 51 42 73 63 CDMA800 26 30 34 34 29 29 29 25 GSM900 33 64 95 43 95 95 95 33 DCS1800 33 44 9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