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讲读2刘彻内容摘要: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 这一句完全出自庞德的创造性添加,它与上面五行相分隔,构成了全诗的第二节。 虽然落叶堆积的意象在上面的诗行中已经出现,但从语句的连贯性看,最后一行还是有点突兀,与上面五行似乎缺乏必要的过渡,给人的感觉是,上面五行组成一个完整画面,而最后一行本身就像一片 “ 潮湿的树叶 ” ,直接粘在了上面。 这种 “ 粘 ” 的手法,其实也是一种意象并置的方式,在与 “ 画面 ” 的并置中,树叶的形象似乎被放大了,形成一种特写的效果,我们似乎能看见它孤零零的形象,感受到它在门槛上弯曲的痛苦。 诗人最后添加的这一行,绝非画蛇添足,而是神来的一笔,在保留原诗凄清意境的同时,也使改写之作获得了一种现代的语言张力。 3 .请赏析下面诗句的含义。 绸裙的窸窣再不复闻, /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提示: 消逝了的衣裙,落满尘土的宫院,飞旋的落叶,这几个主要的意象都出自原诗,只不过在庞德的笔下,构成了一个更完整的画面。 “ 乱叶 /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 一句,则传达出原诗中缺少的一种动态感,也为下面的诗句做了铺垫。 4 .刘彻的原诗与庞德的这首诗相比,哪一首更好。 提示: 庞德的诗舍弃了原诗抒情性的结尾,单纯以意象呈现为主 ,使诗境更为含蓄;凭空添加了 “ 潮湿的树叶 ” 一句,突出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特点。 改编后的这首意象诗增加了意象,扩大了意境,在表现情感方面更充分。 [ 多维探究 ] 试比较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与《刘彻》在意象运用上有何不同。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 德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黝黑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提示: ( 观点一 ) 前者是 “ 静 ” 而后者是 “ 动 ” 与 “ 静 ” 的结合。 《在一个地铁车站》中每一个名词都是一幅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