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1节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内容摘要:

上的点表示一个时刻 (1)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 时刻 区别 表述方法 “ 3秒内 ” 、 “ 前 3秒内 ” 、 “ 后 3秒内 ” 、“ 第 1秒内 ” 、 “ 第 1秒到第 3秒 ” 均指时间 “ 3秒末 ” 、 “ 第 3秒末 ” 、 “ 第 4秒初 ”、 “ 八点半 ” 等均指时刻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时间是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过程,时间对应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是一段录像;时刻对应运动的一瞬间,好比是一张照片 (2)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 “时间 ”,其含义不尽相同,有时是指时刻,有时是指时间间隔,在物理学中, “时间 ”的含义就是时间间隔。 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 4 s末就是第 5 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 B.物体在 5 s时指的是物体在 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 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末到第 5 s末这 1 s 的时间 D.物体在第 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 s末到第 5 s末这 1 s的时间 解析: 前 1 s末和后 1 s初是同一时刻,即第 4 s末就是第5 s初, A正确。 5 s时指的是 5 s初这一时刻, B错误。 5 s内指的是前 5 s这一段时间, C错误。 第 5 s内指的是第4 s末到第 5 s末这 1 s时间, D正确。 答案: AD 对质点模型的理解 [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成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成质点 C.研究世锦赛乒乓球女单冠军丁宁打出的乒乓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思路点拨 ]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形态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 [解析 ] 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由于地球直径 (约 107 m)比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约 1011 m)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忽略地球的自转 );当研究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等现象时,就不能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当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 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因为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所以可以把原子核看成质点;但若研究有关原子核结构的问题时,就不能把原子核看成质点,选项 A错。 研究 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因电线杆的粗细比火车的长度小得多,故电线杆可以看成质点,而火车不能看成质点,选项 B错。 研究世锦赛冠军丁宁打出的乒乓球的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