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内容摘要:
, 共含离子 个。 ⑶ 1022个 OH的物质的量为 , 质量为 g mol 1. 204 1023 mol 2. 408 1023 mol 定义 :在标准状况下, 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都约是 , 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 : Vm 单位 : L mol1 理解 : ( 1)它只适用于气体(单一或混合气体都可以)。 ( 2)必须是标准状况下( 0 ℃ , 105Pa)。 小结 :气体摩尔体积 n= V Vm 例题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⑴在标准状况下, 1mol水的体积约是 ( ) ⑵ 1mol H2的体积约是 ( ) ⑶ 1mol CO2和 1mol CO所含的分子数和体积都相同 ( ) ⑷ 1mol O2在 20℃ 时的体积一定大于 ( ) ⑸在标准状况下, N2和 1mol O2 的混合气体的 体积约是 ( ) √ 例题 2 在标准状况下, CO和 CO2的混合 气体共 , 质量为 61g, 求两 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各自的体积。 解: n总 = = m olL L/ 设:混合气体中 CO的物质的量为 x, CO2的 物质的量为 y 则: x +y = 28x +44y =61g 解得: x =1 mol y = ∴ VCO= 1 mol mol/L= L VCO2= mol mol/L= L 概括 整合 247。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 物质的质量 (g) 物质的量 (mol) 微粒数 (个) 阿伏加德罗常数 247。 阿伏伽德罗常数 STP时气 体体积 气体摩 尔体积 247。 气体摩 尔体积 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所组成的微粒集体作标准, 表示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 ,任何 1 mol物质中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 每摩尔物质的质量 , 单 位 为g/mol 12g碳 12C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 ,大约为 1023 概括 整合 n= N NA n= Mmn= V Vm 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 任何物质的质量 气体物质在STP时的体积 适用于任何物质 只适用于STP时的气体 问题探究 一定体积溶液的组成 探究 :配制 100mL含 NaCl的溶液。 实验步骤: 计算 需要溶质质量为多少。 下 一 步 准备 仪器 下 一 步 需要哪些仪器。 容量瓶上有哪些标识。 如何洗涤仪器。 选择 100ml容量瓶、150ml烧杯、适当长度的玻棒、称量范围为 100g的托盘天平 将玻璃仪器分别用 自来水、蒸馏水各 洗 3次。 称量 称量时要注意什么。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下 一 步 溶解 什么操作可以加速溶解。 溶解:将 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水溶解。 下 一 步 转移 溶解后若有明显的温度改变 , 能否立即转移溶液。 如何保证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转 移: 将 NaCl 溶液沿着玻棒小心转移到容量瓶中 , 然后每次用 30ml水洗涤烧杯 2~ 3次 , 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下 一 步 定容 摇匀 加水至容量瓶容积的 2/3时 , 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容量瓶。 定容时要注意什么。 定容 、 摇匀: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其容积的 2/3时 , 轻轻振荡容量瓶 , 然后继续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平齐 , 塞好瓶塞 ,倒转容量瓶 3~ 4次 ,使溶液混合均匀 下 一 步 装瓶 贴签 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 小结 〗基本步骤: 算 — 称 — 溶 — 转 — 定 — 装 〖 讨论 〗上述配得的溶液怎样表示它的组成。 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 B的物质的量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CB) CB= Vn溶质的 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 〖拓展讨论〗 某同学在配制 NaCl溶液的实验中出现了如下 情形,试分析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操 作 实 情 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 称量前未调零点 , 天平指针偏向左边 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溶解 NaCl固体的烧杯洗涤后未干燥 定容时眼睛处于仰视的位置 摇匀后发现凹液面的最低点低于刻度线 , 再加水至刻度线 偏小 无影响 偏小 偏小 偏小 〖 讨论与练习 〗 1mol/L的 H2SO4溶液中 CH+、 CSO42分别是多少。 将 53g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 ,所得 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将 1mol NaCl和 1mol CaCl2溶于水配成 1升溶液, 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CNa2CO3 =CH+ =2mol/L、 CSO42 =1mol/L CNa+ =1mol/L、 CCa2+ =1mol/L、 CCl =3mol/L 探讨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 的换算关系 CB= 1000ml ρg/cm3 ω(B) M gmol1 1 L 〖 协作探究 〗 如何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硫酸配制 250ml 2mol/L的稀硫酸。 ⑴ 计算 : V( 浓 H 2SO4 ) = = = 2mol/L 98gmol 1 1. 84 1000gL 1 ⑵ 溶解 :用量筒取约 150ml水于烧杯中,再 准确量取 ,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水中,边加边搅拌。 ⑷ 定容 :直接加水至离容量瓶刻度线 2~3cm时,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恰好到刻度。 ⑶ 转移 :冷却到室温时,将所得溶液转入 250ml容量瓶中,再用 30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 ⑸将所配稀硫酸转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问题探究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2H2 + O2 === 2H2O 点燃 4g 32g 36g 2分子 1分子 2分子 2mol 1mol 2mol 从物质的量角度: 从质量角度: 从分子数角度: 从标况下气体 体积角度: 从任意相同条件 气体体积角度: 2体积 1体积 〖例 题〗 在标准状况下, CH4气体 0. 224升,充分 燃烧时消耗 O2多少摩尔。 生成水多少克。 如果将生成的 CO2气体用 2mol/L的 NaOH溶 液吸收,需要多少毫升的 NaOH溶液。 解: CH4 + 2O2 == CO2+ 2H2O 点燃 2mol 1mol 36g no2 nco2 mH2o no2= nco2= mH2o = CO2 + 2NaOH == Na2CO3+ H2O 1mol 2mol 2mol/L V V==40ml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1(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问题探究 一 联想 质疑 (本节的核心问题) (1)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 物质的。 (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 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 用 什么样的标准分类。 (3)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 研讨 问题 1( P30) 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 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1)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化 学式。 这一类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属 于化合物。 单质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叫单质。 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状态称为该元素的 游离态 ) 2)若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先在下面的两个表格中将能形成化合物的元素画上连线,并请写出其化学式。 这一类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属于化合物。 3)若由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请写 出其化学式。 NaClO Na2SO4 Na2SO3 Na2CO3 NaOH MgSO4 MgSO3 MgCO 3 Mg(OH) CuSO4 CuCO 3 Cu(OH) 2 Ca(ClO) 2 CaSO4 CaCO 3 Ca(OH) 2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 该元素的 化合态 化合物 —— 问题 2 含碳物质的研究。 CH4 CO2 CaCO3 Na2CO3 NaHCO3 C CO 4 0 +2 +4 化合价 化学式 〖 小结 〗 ⑴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 是由元素组成的。 ⑵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 — 单质 ⑶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 可以组成纯净物 — 化合物 ⑷由于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 种类和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 因而 110多 种元素能够构成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 迁移 应用 (对 P32图的理解) ⑴元素按存在形态分为游离态和化合 态;有的元素只有一种单质,有的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单质、化合 物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⑵同一种化合物按组成的元素、存在 形态、离解情况等可从不同角度分类 物 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 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非金属氢化物 盐 按金属离子 按酸根离子 酸 碱 钠盐 钾盐 钙盐 … 盐酸盐 硫酸盐 碳酸盐 … 钠 元 素 钠单质 (游离态) 化合物 (化合态) Na 氧化物 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盐 … Na2O、 Na2O2 盐酸盐 硫酸盐 … … NaOH 碳酸盐 硝酸盐 磷酸盐 亚硫酸盐 硫化物 … NaCl … Na2SO4 … Na2CO3 … NaNO3 … Na3PO4 … Na2S … Na2SO3 钠家族 物质的分类 问题探究 二 交流 研讨 五 彩 缤 纷 的 铜 世 界 绿色 蓝色 紫红色 Cu Cu(OH)2 Cu2(OH)2CO3 CuSO4 CuO 化 合 物 氧化物 盐 碱 单质 蓝色 白色 黑色。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
相关推荐
1) 外出的装束( P31— 32) 简单的饮食( P32) 生活的朴素与俭约( P33) 午后陪客与夜写文章( P34) 眼瞪摩登女( P34— 35) 1月夜踢 “ 鬼 ” ( P35) 1品尝鱼丸( P35— 36) 1旧纸包书( P36) 熟悉课文内容 1喝茶夜谈( P36— 37) 1简朴的卧室( P37) 1写字桌的景观( P37— 38) 1厨房 客厅 花园 三楼( P38—
)当地球运行至位置①时,我国的上海、北京、海口和沈阳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________,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______________。 9月 23日 0度 秋分 昼夜等长自北回归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沈阳 海口 光照图 侧视图和俯视图 夏至日 冬至日 春秋分日 0186。 12:00 想一想,你还能画出哪些其他形式的光照图。 (以夏至日为例) N S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兴中有比 • 3 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 有何作用。 • 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 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更能引起人们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分析解决 诗中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无辜被弃、无奈
二、 万有引力定律 把行星绕太阳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近似化 R r 如果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应为行星所受的向心力,即: F引 = F向 =mw2r= mv2/r 因为: w= 2π /T ; v=2π r/T 得: F引 =m(2π r/T)2/r= 4π 2mr/T2 怎么办呢。 如果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供的。 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 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Fmax,汽车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在公路弯道处,车辆行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 问题二: 要防止离心现象发生,该怎么办。 A、减小物体运动的速度,使物体作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减小 B、增大合外力,使其达到物体作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 过荷 飞机攀高或翻飞旋转时,会造成飞行员瞬间大脑缺血,四肢沉重的现象。
供所需的向心力,缩口上方的水银柱做圆周运动。 当离心机转得相当快时,阻力 F 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水银柱做离心运动而进入玻璃泡内。 制作“棉花”糖的原理 关于制作“棉花”糖的原理: 它的内筒与洗衣机的脱水筒相似,里面加入白砂糖,加热使糖熔化成糖汁。 内筒高速旋转,黏稠的糖汁就做离心运动,从内筒壁的小孔飞散出去,成为丝状,到达温度较低的外筒时,迅速冷却凝固,变得纤细雪白,像一团团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