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4内容摘要:

”的人 喜悦 困难 迷茫 现实 ——远古 ——未来 ——现实 第一部分( 12段) •写第一次面对神奇而险峻的三峡奇景 第二部分( 310段) •漫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第三部分( 1114段 •联想到无数个“第一个”及人类发展前景的历史。 第四部分( 1516段) •描绘穿过万重山后的景象,书写喜悦之情。 以过三峡的行踪为线索 (一)研析第一部分 研读课文 仔细品味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全长 193公里。 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 山水画廊 ,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了解长江三峡 相关资料 •长江三峡第一峡 瞿塘峡 , 又称夔峡 , 全长 8公里 , 景色雄伟壮丽。 相关资料 •长江三峡第二峡 巫峡 , 长 45公里 , 峡长谷深 , 迂回曲折 , 幽深秀丽 , 像一条美不胜收的 山水画廊。 相关资料 •西陵峡 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 , 长 70公里 , 特点是滩多水急。 (二)研析第二部分 思考: 第 5段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 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 第一个 ”。 • “没有第一个,就不会有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 首创精神之伟大 ,也是下文的 伏笔 (第 11段 )。 • 最后一句 承上启下 ,是“漫想”思路的展开。 阅读 610段,思考问题 作者想象这第一个人是什么时候过三峡的,他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和阻力。 又是如何面对的。 ① 物质方面 → “ 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独木船 ” ② 舆论方面 → “ 他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 ③ 知识方面 → “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 “ 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 [时间 ] 比春秋战国时期 “ 自然还要早一些 ” [困难] 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或者更早 所用工具: 独木船 第一个穿过山峡的人会面临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