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6课洛阳诗韵3内容摘要:
:总写作者对洛阳的感受。 ③、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如何。 明确:前后两部分是总分、前果后因的关系。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①、第一部分写作者具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十分偏爱与笃诚的崇拜。 ②、作者偏爱和崇拜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表层是 “ 机遇和亲缘 ” ,深层是 “ 特殊的况味 ”。 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 ①、第 6自然段在文中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和下文的关系如何。 明确:过渡段,和下文是总分的关系(总领下文)。 即第 6自 然段相对于下文是总述,下文各段是分述。 ②、课文第 7— 15自然段可分为几个层次。 并找出每一个层次 的中心句。 明确:四个层次,各层的中心句分别是 “ 洛阳古,她有 “ 天下 第一寺的白马寺 ” 、 “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 ” 、 “ 洛阳绝,她有 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 ” 、 “ 洛阳奇,更 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 返回 快速浏览文本,探究下列问题: ①、第 1自然段中,哪个字最能浓缩了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 之情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6课洛阳诗韵3
相关推荐
的苍凉,你更会讶然这龙门两山竟夺得千峰翠色,春意乱生;而教你真正称奇的,当然还是那浩大辉煌的石窟。 据记载,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龙门石窟,延续至唐代,历时 400余年。 令人痛心的是十之八九的小佛像,头部已遭损毁,最著名的 《 帝后礼佛图 》 浮雕也被盗凿。 但是,残留的佛像形态乃至每块衣袂 ( 10), 都刀法圆熟,极其传神。 现存的 1352个石窟, 785个龛, 尊造像, 3680种题记
鲁侍萍 当她感觉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和怀念时: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 ” 嘲笑、讽刺周朴园的卑鄙无耻 冷 静、清 醒 当她面对周朴圆的声色俱变的责问时: “不是我要来的。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
代表作: 《 窦娥冤 》《 救风尘 》《 望江亭 》《 单刀会 》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 窦娥冤 》 是 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我是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 关汉卿此语反映了他的个性。 取材于 《 东海孝妇 》 ,孝妇很早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自缢。 而孝妇却由此入狱,并屈打成招,最终被太守杀死。
禁 锢 墓志铭 yīn y236。 n zhǒng zh224。 s224。 g249。 记叙死者生平,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二、感知课文 小任务 : 找出文中描写坟墓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语概括其总特点。 长方形土堆 无人守护、管理 没十字架、墓碑、墓志铭,甚至名字也没有 托尔斯泰墓的总特点: (不劳顿他人) (淡泊名声) 朴素 思考: 你认为托尔斯泰最终有没有获得他想要的安宁和幸福。
照。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 • 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 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分析第一层 第 2节中的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 第 3节中有“这是独处的妙处”,这妙处何在,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第二层 第 4节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排列 ? 荷塘 田田 出水很高 像婷婷舞女的裙 (比喻 ) 零星 袅娜 (拟人 ) 明珠 星星 美人
,还可以联想到一个民族对儿女的培育。 然而,诸多的意义都融化在了主人公许三多鲜明而生动的形象中。 小说三要素 环境 情节 人物 课文背景简介 要了解人物不得不去看他的过去,不得不了解他所在环境。 第一回 史今家访 相对成才来说,许三多在家里没地位,在村里没地位,老是被人欺负,对于当兵来说,他的心智其实并不符合要求,只是家里希望他能有一条生活的出路。 第二回 许三多进新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