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能手竞赛有线电视部分内容摘要:

甲等民族医医院和二级甲等中医院。 县政府被评为 全国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县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增强,铸就了民生幸福、百业俱兴的新辉煌。 过去五年,是全县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 简政放权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精简行政职权 143 项, 政府服务职能和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编制完成34 个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政府履职更加规范、高效、透明。 累计争取用地指标 1382 公顷,有力保障了全县 194 个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围绕五个产业集群、两个新城和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工程,抢抓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产业转移有利契机,开展 “走出去,请进来 ”活动 1000 余人次,相继引进了远东铜业、锦州宝地、北京信达等一批单体投资超 10 亿元的大项目。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镇带、产业带、旅游带发展框架全面拉开,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进入了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新阶段。 各位代表,历经五年艰苦奋斗,全县发展形势令人鼓舞,发展成就催人振奋。 发展的前提是团结实干,成绩的背后是和衷共济。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打下坚实基 础的结果,更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县人民团结奋进、埋头苦干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中省市直单位、驻县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阜蒙县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自治县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严峻复杂,土地、资金等要素供应偏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不快,一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刚露头角,还没能挑起经济 发展大梁 ;县城建管水平和农村环境整治,与省、市发展战略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急需加力;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财政增长后劲不足,税源紧缺、增收因素少,民生刚性支出增多,收支矛盾还很突出;廉政和作风建设任重道远,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甚至 “中梗阻 ”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这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 ”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 “十三五 ”时期注定是我县发展史上又一个不平凡的五年。 未来五 年是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机遇期,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全面建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顺应全县人民期待的小康社会关键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以 “速度放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释放巨大制度红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新一轮东北振兴 ”等政策战略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要素资源加速流动,对外合作日益密切,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东三省的 意愿和政策正在发酵升温,为我县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深入实施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战略构建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崭新格局, “十三五 ”时期必将是全省积蓄力量的释放期、产业优势的转化期、 “三化 ”加速推进的黄金期。 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风帆高扬的总态势下,我县将责无旁贷担当旗手标杆,必须当好 “辕马 ” 满劲前行。 三是我县作为全省 8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15 个县域经济重点扶持县、首批强县扩权改革试点县之一,集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省级开发区、辽宁省服务业聚集区于一身,在全省县级区域屈指可数。 特别是多年累积的产业 基础点多面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都可以落地生根,增长动力转换、多元支撑发展的条件和前提已经具备,完全可以大做文章、做大文章。 我们要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十倍的付出、百倍的干劲,闯过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深坎陡坡,全力以赴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的可持续增长。 要确保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新引进投资额 5000 万元以上企业 200 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8%。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治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设,奋力开创美丽富庶、和谐开放新局面,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我们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 坚持工业强县,打造实力阜蒙县。 坚持以做大总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为突破口,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动力,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工业集群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 力。 做强支柱产业,全力打造氟化工、铸造、农产品三个百亿集群,全面建成全国氟产业、智能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基地;培育新兴产业,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 150 万千瓦,产值突破20 亿元,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打造优势产业,玛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 20 亿元,建成东北亚玛瑙文化中心。 到 2020 年,工业增加值实现 50 亿元,年均增长%。 坚持农业富县,打造幸福阜蒙县。 加强粮油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坚定不移地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形成 “现代农民发展农业、现代科技支 撑农业、现代装备改造农业、现代经营引领农业 ”的多点支撑格局。 全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化系统化布局、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产业化经营。 到 2020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 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万元,年均增长 %。 农业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升级,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根本转变。 坚持三产兴县,打造活力阜蒙县。 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质量,全面构建以海棠山、乌兰木图山为核心的自然观光生态区;以瑞应寺、关山旗敖包为主体的祈福朝拜民俗区;以东梁温泉、十家子玛瑙为品牌 的养老购物休闲区;以国华农家乐、七家子毛岭沟为重点的乡村体验经济区,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全力争创国家旅游强县。 到 2020 年,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 1 处,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3%。 创建东北地区重要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中心,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建成葛根苏木养老产业带。 着力构建保险、再保险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 坚持生态立县,打造宜居阜蒙县。 突出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 展,统筹推进造林绿化、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治理。 到 2020 年,万元 GDP 能耗下降 18%,森林覆盖率达到 36%,城区绿化率达到 35%。 坚持 “以人为本、规划引领、产城融合、改革创新、文化传承 ”发展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构建 “一心一轴两带三区 ”的新型城镇体系。 到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万元,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达到 28%,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 20 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卫生县城。 坚持民生安县,打造和谐阜蒙县。 围绕 “民生脉动、百姓诉求、群众福祉 ”给力加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以养老、就业、扶贫、低保为主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以教育 、文化、卫生为主的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以民主法治、社会稳定为主的平安阜蒙县建设再获新成绩。 到2020 年,实现全县农村公路 “屯屯通 ”, 50050 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自治县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 2020 年工作安排 2020 年是 “十三五 ”开局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特别重大。 我们要咬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把稳增长作为全县中心工作,把转方式、调结构和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作为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根本着力点,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中 央、省、市政策走向和全县发展的新趋势,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为 “十三五 ”强势开篇筑牢基础、打开局面。 2020 年,我们主要预期发展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实现 140 亿元,增长 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 亿元,增长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亿元,增长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万元,增长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 万元,增长 %。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全力抓好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和优化升级,紧盯国际、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知名企业,力求在引进项目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实施 “走出去 ”、 “请进来 ”战略,重点瞄准长三角、京津冀、沈阳、大连等地区,扎实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额实现 45亿元,增长 %;出口创汇 4500 万美元,增长 %。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下大力量实施一批产能扩张和技改项目。 加快东北特钢球团、济钢球墨铸铁 管、大唐四方庙风电场、北京多元温泉养生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伊利二期、力达二期、晟宇铸造二期、远东铜业等技改项目投产达效。 全年新开工 2020 万元以上项目达到 60 个,其中亿元以上 20 个;竣工投产 2020万元以上项目 60 个;研发包装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40 个。 培育一批领军企业。 启动 “为企业服务年 ”活动。 鼓励晟宇铸造、排山楼金矿等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力促远东铜业达产达效,帮助大鹰水泥、三沟酒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破解小微企业发展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 户。 提升 集群竞争实力。 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集群承载力。 依托集群基础优势,引导产业加速集聚,加快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五个产业集群 ”新开工项目达到 29个。 (二)大力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