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摊铺工艺内容摘要:

矿料在干燥滚筒内加热,考虑到沥青混合料拌和时的和易性、裹覆 性,避免沥青过热老化,以及生产、运输等环节的温度损失等问题,确定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 (160 5) ℃ , sbs 改性沥 青的加热温度为 (170 5)℃,矿料的加热温度为 (180 10) ℃,基质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 ((160 士 5)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 ( 170 5)℃。 拌和时间 拌和时间是影响混合料均匀性及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根据拌和设备与材料的特性,以混合料所有矿料颗粒全部均匀裹覆沥青结合料、无花白料和夹层料产生的最短拌和时间为宜,通常干拌时间1~2 s,湿拌时间 40~45s,具体值由试拌确定。 生产级配的控制 对于沥青混合料生产级配及油石比的控制,在沥青拌和楼设计、安装了沥青混合料 生产过程动态质量实时监控系统,保证每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与设计的目标配合比、油石比吻合。 未经控制系统作用时的生产级配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l 未经控制系统作用时的生产级配数据统计分析 从表 1 可以看出 :未经控制系统作用时,沥青、粉料及各骨料仓实际取值与设定值有较大的偏差。 其中 :沥青的平均取值高于设定值%,超差率为 %;粉料的平均取值低于设定值 0. 18%,超差率为 %。 1料仓的平均取值低于设定值 %,超差率为%。 2料仓的平均取值低于设定值 %,超差率为 11. 89’ %。 3料仓的平均取值高于设定值 %,超差率为 ’ }}。 4 料仓 的平均取值高于设定值 %,超差率为 %。 这表明实际沥青路面的配合比已偏离设计的配合比,这必将影响路面今后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表 2 为经控制系统作用后的生产级配数据统计分析。 表 2 经控制系统作用后生产级配数据统计分析 从表 2 可以看出 :经过控制系统作用后,沥青、矿粉和各个料仓得到了比较稳定的级配数据,超差率均为 0。 这样的结果表明 :同一个沥青搅拌站经过控制系统作用后,所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波动 范围大幅度减小,其级配完全符合设计值,为建设优质的沥青路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