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5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内容摘要:
二次调整 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此时DNA的溶解度最小 , 目的是析出 DNA。 第三次调整 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 目的是使DNA再次溶解。 第四次调整 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或 2 mol/L), 目的还是为了溶解 DNA。 (5)6次用玻璃棒搅拌:目的不同。 第一次搅拌加蒸馏水的鸡血细胞液 , 目的是加速鸡血细胞的破裂。 第二次搅拌 2 mol/L含 DNA的 NaCl溶液 , 目的是加速DNA的溶解。 第三次搅拌加蒸馏水的 NaCl溶液 , 目的是均匀稀释NaCl溶液至 mol/L, 以析出更多的 DNA。 第四次搅拌含 DNA的 2 mol/L的 NaCl溶液 , 目的是加速 DNA的溶解。 第五次搅拌体积分数为 95%的含 DNA的酒精 , 目的是提取含杂质较少的 DNA。 第六次搅拌 mol/L(或 2 mol/L)含 DNA的 NaCl溶液 , 目的还是加速 DNA的溶解。 3.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1)破碎细胞应彻底充分。 (2)对提取的含杂质较多的 DNA进行提纯时 , 所用的酒精必须经过充分预冷后才能使用。 (3)实验过程中 , 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直插烧杯底部 , 并且搅拌要轻缓 , 以便获得较完整的 DNA分子。 (4)由于玻璃表面带电荷 , DNA中的磷酸基也带电荷而被吸附于玻璃表面 , 故实验中应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高中生物专题5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相关推荐
,这种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就构成了 DNA分子的特异性。 下面关于 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 , 错误的是 ( ) A. 每个双链 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 每个碱基分子上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酸 C. 每个 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 双链 DNA分子中的一段含有 40个胞嘧啶 ,就一定会同时含有 40个鸟嘌呤 【尝试解答】 ____B____ 例 1 【 解析
、 DNA的多样性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DNA分子的特性: ① 多样性: 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一个最短的 DNA分子也有 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 44000种。 ② 特异性:特定的 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对原则。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DNA分子的特异性就体现在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中。
结构的改变 , 而氨基酸的种类 、数量 、 排列顺序都不发生改变。 例 2 下列曲线图示错误的是 ( ) 解析: 反应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 答案: D ►变式训练 2. 下列与酶活性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酶活性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 , 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B.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C. 酶活性受温度 、 pH等因素的影响 D. 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解析:
列疏松而无规则 、 高度液泡化 、 呈无定形状态 、 薄壁 (3)绿色 含有控制叶绿素形成的基因 栏目链接 ►变式训练 1. 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 、 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 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 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 D. 该愈伤组织可经培养再分化为完整植株 栏目链接
、 防污染;乳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 , 应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制泡菜用的是自然条件下的菌种 ,无需人为添加。 答案: B 栏目链接 点拨: 传统发酵技术中主要菌种的比较: 栏目链接 ►变式训练 1.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 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 ① 罐口密闭缺氧 , 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 罐口封闭不严 , 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