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 Δ x 来求平均速度。 ( 2 ) 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 x 带来误差。 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一次测量完成 , 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 O 的距离 , 再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 3 ) 计数点间的时间 Δ t 算错。 几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 t= ( n 1) 0 . 0 2 s , 而非 Δ t= n 0 . 0 2 s。 ( 4 ) 作 v t 图象不用坐标纸、刻度尺 , 坐标单位选定的不合理 , 作图粗糙带来误差。 例题 1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 , ( 1 )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 交流频率通常为 5 0 Hz B . 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 , 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0 . 0 8 s C . 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 , 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 D .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 2 2 0 V 交流电源上 , 电火花计时器接在 6 V 交流电源上 ( 2 ) 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 , 其中错误的步骤是 , 内容有遗漏的步骤是。 A . 拉住纸带 , 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 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 .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 并接好电路 C .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 , 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D . 取下纸带 E . 放手 , 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F .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 , 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合理的序号排列为。 解析 : ( 1 ) 打点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流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6V 以下的低压交流电源。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2 2 0 V 交流电源 ,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0 . 1 s ,选项 A 、 C 正确。 ( 2 ) 合理的步骤如下 : B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 ,并接好电路 F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 ,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 ,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A .拉住纸带 ,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接通电源 E .放手 ,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D .断开电源 ,取下纸带 答案 : ( 1 ) AC ( 2 ) AB D B F C AE D 例题 2 在 “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的实验中 ,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5 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 , 在纸带上选择 0 、 1 、 2 、 3 、 4 、 5的 6 个计数点 ,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 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 零点跟 “ 0 ” 计数点对齐 , 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 、 3 、 5 跟 0 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 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 “ 2 ” 的瞬时速度为 v2= m。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相关推荐
有电阻 B . 由 R =UI可知 ,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 , 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 . 某些金属、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 , 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 发生超导现象时 , 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称为该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解析: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
的 , 只有在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比较大 , 小盘和砝码的重力比较小 , 且长木板合理倾斜的情况下 , 实验结果才比较理想。 2 .质量测量、长度测量中也存在偶然误差 , 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3 .平衡摩擦力不准而造成误差。 4 .描点作图时存在误差。 例题 1 下面是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实验步骤 : ① 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 m39。 和小盘质量 m ②
解析: 地磁场类似于条形磁铁的磁场 , 所以在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磁场最弱 , 选项 D不对.在地球上不同位置 ,磁偏角的数值是不同的.因此 C不对. 知识点三 磁性材料 1.磁性: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2.磁极:磁体的各部分上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性材料:像铁那样磁化后磁性很强的物质叫做铁磁性物质
+23e +-13e = e ,所以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对于中子10 n :1 +23e + 2 -13e = 0 , 所以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 典型问题精释 题型一 摩擦起电的理解 (多选 )关于摩擦起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梳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 因为摩擦使梳子带电
求曲线方程时,有时点的条件比较明显,也有些点的条件要通过变形或转化才能看清,有些点的运动依赖于另外的动点,请你归纳一下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答案 ( 1) 能直接写出点的条件进而代入坐标写出方程的求法,可称为直接法,常用的曲线方程求法还有: ( 2) 定义法:如果所给几何条件正好符合所学过的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直接利用这些已知曲线的方程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4C36=620=310, P ( X = 6) =C25C36=1020=12. 所以,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为 X 3 4 5 6 P 120 320 310 12 专题四 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离 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是随机变量中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数 . 它们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平均值及其稳定性 . 期望和方差在实际优化问题中有量的应用 . 应用时 , 先要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