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12第3课时循环结构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内容摘要:
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探究二利用循环结构求满足条件的最大 ( 小 ) 整数问题 在循环结构中 ,通常都有一个起到循环计数作用的变量 ,这个变量的取值一般都含在执行或中止循环体的条件中 ,且往往参与计算 ,一旦条件满足就把此时的变量输出 ,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最大 ( 小 ) 值 . 【典型例题 2 】 写出一个求满足 1 3 5 7 … n 50000 的最小正整数n 的算法 , 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 思路分析 : 利用循环结构重复操作 , 可求出最小正整数 .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解 : 算法如下 : 第一步 , S= 1 . 第二步 , i= 3 . 第三步 ,如果 S ≤ 5 0 0 0 0 ,那么S = S i , i= i+ 2 , 重复第三步。 否则 , 执行第四 步 . 第四步 , i= i 2 . 第五步 ,输出 i.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探究三循环结构的实际应用 对于应用型问题 ,我们根据数学应用问题的解题模式 ,认真审题 ,先建立数学模型 , 结合实际要求和数学模型的特点 ,再分析、设计相应的算法 . 【典型例题 3 】 以下是某次考试中某班 15 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 72 , 91 , 58 , 63 , 84 , 88 , 90 , 55 , 61 , 73 , 64 , 77 , 82 , 94 , 60 . 要求将 80 分以上的同学的平均分求出来 , 画出该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 .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解 : 程序框图如下 :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探究四易错辨析 易错点 对细节处理不正确而致误 【典型例题 4 】 画出求 S= 14。高中数学112第3课时循环结构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
相关推荐
= 5sin 6 0 176。 c o s 4 5 176。 + c o s 6 0 176。 sin 4 5 176。 sin 30 176。 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典例精析 栏目链接 例 2 在 △ A BC 中 , 已知 a = 2 , b = 3 , A = 45 176。 , 求 B , C及 c. 解析 : 由正弦定理得:asin A=bsin B, ∴ s i n B =basin
)( )( )( ,证明:,上的中成分别为,边,,的三边分别为: 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求证:),(,设,边为 已知三角形的))()((1213cpb
- 1 , „ , sinn π2, „ . 其中 , 有穷数列是 _ _ _ _ _ _ _ _ , 无穷数列是 _ _ _ _ _ _ _ _ , 递增数列是_ _ _ _ _ _ _ _ _ _ , 递减数列是 _ _ _ _ _ _ _ _ _ _ , 摆 动数列是 _ _ _ _ _ _ _ _ ,周期数列是 _ _ _ _ _ _ ( 将合理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 . 学习目标
• 2,此部分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 明确;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悲的特点。 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需要公正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 第 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 第 4段,在当今世界,对于其他民族的成就应该给予应有的了解与赞赏。 第四部分 (第 5段 ),批评欧洲中心主义,应该共同赏识、纵情歌唱各个民族在科学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提问: 李约瑟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呢 ?由此看出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 (
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爱斯梅拉达的水唤醒了伽西莫多的人性,同时也感动了在场的观众,为什么能够使人们感动呢。 请思考并回答。 观刑群众不给他水喝的原因是什么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如此痛恨伽西莫多呢。 有的恨他奸诈,有的恨他丑陋,而以后一种人的憎恨最为厉害。 (第 35页) 中世纪的人民, …… 他们长久停留在原始的无知状态里,停留在道德与智力的幼稚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