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第四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内容摘要:

光学 : 1)用自制的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实验,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 1672年 《 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 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学说。 与惠更斯的 “ 波动说 ” 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天文学 : 1)用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人们对天体运动研究 物理学 : 《 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 提出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标志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即经典力学体系建立。 思考 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 勇于探索科学精神; 科学的研究方法; 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 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 有利的社会环境: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 他在辞世之前曾简短地评价过自己: “ 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 , 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 , 不时为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 , 至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 , 却全然没有发现。 ” 对牛顿的评价 英国著名诗人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铭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巨匠,人类荣耀曾经因他而在世界上存在过。 对牛顿的评价 1942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