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5章学案4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析内容摘要:
为 f,取 g= 10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 h. 解析 弹性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为 a 1 = Δ vΔ t = 4 - m /s 2 = 8 m/ s 2 f 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4 针对训练 1 11 0 .2 Nm g f m af m g m a 质量为 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 vt图象如图所示.弹性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 .设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 f,取 g= 10 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 h. 解析 34 弹性球第一次反弹后的速度 v 1 = 34 4 m /s = 3 m / s f mg 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 v 2 - v 21 =- 2 a 2 h 球第一次反弹的高度h = v212 a 2 =3 22 12 m = 0. 37 5 m. 针对训练 1 2mg f ma22 1 2 m / s m g fam三、整体法和隔离法在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 1 . 整体法:把整个连接体系统看做一 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 其优点在于它不涉及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2 . 隔离法:把系统中某一物体 ( 或一部分 ) 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 . 其优点在于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 . 注意 整体法主要适用于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不需要求内力的情况;隔离法对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或不相同的情况。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5章学案4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析
相关推荐
D. 接种针 、 手 、 高压锅 栏目链接 解析: 高压蒸汽灭菌锅是灭菌的一个设备 , 通常用于培养基的灭菌。 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 火焰灼烧 , 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 , 适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工具 ,如接种环 、 接种针。 答案: C 栏目链接 ►变式训练 2. 下列操作与消毒和灭菌无关的是 ( ) A. 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 B. 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 C. 将平板倒置 ,
俗而含蓄,用熟语拟题,“借它山之石”,“攻”而“玉”成,匠心独运;流行语,新潮前卫,“与时俱进”,借用流行语拟题,标新立异,时髦亮丽,让人耳目一新。 如 《 黑马 》 、 《 近墨者必黑 》 、 《 生命短路了 》 、 《 “酷毙”的陶渊明 》 、 《 非典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 《 伊妹儿情节 》 、 《 举起2020 奥运的火炬 》 、《 茅草屋里的“黑客” 》 等。
检查装置气密性 操作原理: 依据改变体系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仪器装置是否密封。 检查装置气密性 微热法 液差法 需要用水封住漏斗的下端才可检验 需要将导气管活塞关闭才可检验 将两种互溶的液体 分开。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 例:用 CCl4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后,再分液分离 ( 1)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 3/ 4,如图所示
大王来 何 操。 → 大王来操 何。 沛公 安 在。 → 沛公在 安。 公曰:“太师 谁 撞。 ” → 公曰:“太师撞 谁。 疑问代词宾语 +介词 君 谁 与守。 → 君 谁 与守。 君 奚 为不见孟轲。 → 君为 奚 不见孟轲。 (三)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 宾语 +之 /是 +动词 寡君其罪之 恐 ,敢与知鲁国之难。 → 寡君 恐 其罪之,敢与知鲁国之难。 将虢是 灭 , 何爱于虞。
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可作谓语,一般不能带宾语。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 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 用于否定语 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 瓮中捉鳖。 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 安居乐业。 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词组,在句中应充当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