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24线性回归方程内容摘要:
关系是一种确定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关系;函数关系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两个非随机变量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的关系。 解:前三小题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可以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变化,两者之间是函数关系。 对于粮食与施肥量,两者确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在一定的范围内,施肥量越多,粮食产量就越高,但是,施肥量并不能完全确定粮食产量,因为粮食产量还与其他因素的 影响有关,如降雨量、田间管理水平等。 因此,粮食与施肥量之间不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 人的身高与人的体重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身高越高,体重也越重,但同样身高的人,其体重不一定相同,身高和体重这两个变量之间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 广告费支出与商品销售额有密切的关系,但广告费的支出不能完全决定商品的销售额。 由此可见,后三小题各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 点评: 不要认为两个变量间除了函数关系,就是相关关系,事实是上,两个变量间可能毫无关系。 比如地球运行的速度与某个人的行走速度就可认为没有关系。 例 2: 已知 10 只狗的血球体积及红血球的测量值如下: x 45 42 46 48 42 35 58 40 39 50 y x(血球体积,mm),y(血红球数,百万) (1)画出上表的散点图。 (2)求出回归直线并且画出图形。 解:(1)见下图 x30y51035 40 45 50 55 (2) )50394058354248464245(101x )(101y 设回归直线为 abxyˆ , 则 xnxyxnyxa n1i22in1iii。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24线性回归方程
相关推荐
,y都取 1,2, 3,4, 5,6 例 题 分 析 解:1)将骰子抛掷1次,它出现的点数有这 6中结果。 先后抛掷两次骰子,第一次骰子向上的点数有 6种结果,第 2次又都有 6种可能的结果,于是一共有 6* 6= 36种不同的结果; (2)第 1次抛掷,向上的点数为这 6个数中的某一个,第 2次抛掷时都可以有两种结果,使向上的点数和为 3的倍数(例如:第一次向上的点数为 4,则当第
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m=3 所以, P( A) = ( 1, 2)( 1, 3)( 1, 4)( 1, 5) ( 2, 3)( 2, 4)( 2, 5) ( 3, 4)( 3, 5) ( 4, 5) 因此,共有 10个基本事件 (2)记摸到 2只白球的事件为事件 A, 即 ( 1, 2)( 1, 3)( 2, 3)故 P( A) = 3/10 例 1 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 5只球,其中
探 索 新 知 两个互斥事件 必有一个 发生,则称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 事件 A的对立事件记为。 A A、 B为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是相对于两个互斥事件来说的 ; 我们可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图形来区分: A、 B为对立事件 探 索 新 知 根据对立事件的意义, 是必然事 件,从而 AA( ) ( ) ( ) 1P A A P A P A ( ) 1 ( )P A P A由此
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 茎叶图的制作方法 注意: 在制作茎叶图时, 重复出现的数据要重复记录,不能遗漏,特别是 “ 叶 ” 部分;同一数据出现几次,就要在图中体现几次 . 例 1高一( 7)班的甲乙两个同学一年来历次周测数学成绩情况如下: 甲: 95, 81, 75, 91
or Mod (m,5)≠ 3_ or Mod (m,7)≠ 2 m m+ 1 End While Print m 例 1 有 3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最小的能被 15整除,中间的能被 17整除,最大的能被 19整除,求满足要求的一组三个连续的自然数。 分析:本题的其实就是求下面不定方程组的正整数解 . 15 ,1 17 ,2 19 .mxmymz 算法
题的 “ 总体分布 ”。 分组 个数累计 频数 频率 [,) 一 1 [,) ┰ 2 [,) 正 5 [,) 正正 ┰ 12 [,) 正正正下 18 [,) 正正正正正 25 [,) 正正正一 16 [,) 正正下 13 [,) 4 [,) 丅 2 [,) 丅 2 合计 100 正 第六步 , 列出频率分布表。 产品尺寸(mm) 组距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 产品尺寸(mm) 组距频率总体密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