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3内容摘要:
)写的是春日怀人 , 词的核心字眼是“ 闲情 ” 二字 , 读者可作多种联想。 “ 闲情 ” 既可以指 爱情的苦闷 , 也可以指 人生的失意 、 理想的失落。 词人以 “ 闲情 ” 为核心 ,采用 层进手法 , 如何 具体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 年年日日 , 闲愁都挥之不去。 天天在花前 饮酒 , 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 , 可每饮必醉 , 连美酒都无法消解 , 足见闲愁的 沉重。 镜子里朱颜消瘦 , 面容憔悴 , 也是闲愁所 致 , 进一步写出闲愁的 沉重。 过片宕开 , 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 、 堤上杨柳 , 境界为之开阔 , 思绪也随之转移。 但轻松的情绪稍纵即逝 , “ 新愁 ” 又袭上心头。 上片说 “ 日日 ” , 下片说 “ 年年 ” , 各有侧重: “日日 ” 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 , “ 年年 ” 则强调了 愁苦 的 持久性。 我来总结: 温词:秾艳华美,镂金错彩,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 冯词:闲愁词但 “ 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 南唐词 南唐词是指以南唐中主 李璟 、后主李煜 和 冯延巳 为代表的词派。 南唐词,特别是后主 李煜 的词,与花间词相比,境界有所扩大。 浣溪沙 李璟 作者小传: 李 璟 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 李 璟 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 其词 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王安石盛赞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 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 , “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 他即位之初,国势尚且兴旺,但随着北周的兴起,南唐受到强邻的威胁,国势日下。 南唐保大(李 璟 年号)十四、十五年,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迫使李 璟 上表削去帝。苏教版选修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3
相关推荐
—— 时间 是 “ 霜落 ” 而且是 “ 朔风乍起 ” , 空间 是庭院 , 院子里是一棵枫树和一棵银杏。 探讨: 作者怎样描写落叶的状态。 思考: 一夜的秋风过后 ,晨起时庭院里是怎样一番景象。 作者的描写产生怎样的效果。 阅读课文第二段 , 思考: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晚秋初冬的静谧的。 运用了什么手法。 阅读课文第三段 , 探讨: 第三段虽然也是写静 , 但与第二段相比 ,角度不同 ,
写散文”,取此名,从作者角度说,正是要把自己的左手 ——散文部分亮出来给读者看;从编者的角度看,能更好地体现余光中散文创作的多方面艺术才华。 同时文集整体勾勒了这位活跃在当代世界华文之林中的文学巨擘,从浪迹天涯到誉满中外的 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 《 左 》 所展示的掌纹与指印,正是作者一生的峰回路转、心事纵横。 你觉得了解这些信息对读者阅读全书将会有什么帮助。 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信息
•十四岁的 “ 我 ” :十四岁的孩子学会了独自品味自己的伤痛. •三十岁的 “ 我 ” :经过许多冬天以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生命的冬天,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外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在经历的一段岁月,冬天留给我的伤痛的记忆是永远不能再衩温暖的. • 全文以“寒冷”贯穿始终,你认为这种“寒冷”在文中有哪几层内涵 ? • 一方面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
后果 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是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古典主义 利禄主义 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把语文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的知识课,因而以讲为主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过去对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认识 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思想基础 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各种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