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为政以德5内容摘要:
就能敬、忠且劝 第十二章,通过称赞南宫适,表明孔子主张统治者不应靠杀伐而应靠以身作则来统治 2020/12/24 15 探究一: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2020/12/24 16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 教民思想的强调。 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 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2020/12/24 17 探究之二: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 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 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 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 2020/12/24 18 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 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 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 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 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 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 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2020/12/24 19 探究之三: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2020/12/24 20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 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 ,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均”在 《 说文解字 》 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 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 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苏教版选修为政以德5
相关推荐
不是(尘事难逢开口笑) 杜牧生当晚唐多事之秋,他有建功立业 ,经邦济世的报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时刻注视着朝政的得失,在来池州之前的一二年中,就曾一再向朝廷上书,对平定泽潞之叛提出了切乎实际的用兵之策和政治之见,当时虽被李德裕所采用,但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身处僻壤,他在池州的日子 ,是一生中困踬不振的时期。 “不用登临恨落晖”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 1) .两人的一天畅游即将过去
后果 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是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古典主义 利禄主义 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把语文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的知识课,因而以讲为主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过去对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认识 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思想基础 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各种弊病
实 数222()2xf x e 2( 1 )41()22xf x e221()2xf x eB 例 标准正态总体的函数为 ( 1)证明 f(x)是偶函数; ( 2)求 f(x)的最大值; ( 3)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说明 f(x)的增减性。 221( ) , ( , ) .2xf x e x 练习: 若一个正态分布的概率函数是一个偶函数且该函
3)上述四种情况能否同时发生 ? 学生活动 问题 2:在 4次投篮中姚明恰好命中 2次的概率是多少 ? 问题3: 在 4次投篮中姚明恰好命中 3次的概率是多少 ? 问题4: 在 n次投篮中姚明恰好命中 k次的概率是多少 ? 意义建构 ). , 2 , 1 , 0 ( ) 1 ( ) ( n k P P C k P k n k k n n L = = 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n时的排列叫全排列。 为了使写出的所有排列情况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最好采用“ 树形图 ”。 例 下列问题中哪些是排列问题。 ( 1) 10名学生中抽 2名学生开会 ( 2) 10名学生中选 2名做正、副组长 ( 3)从 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乘 ( 4)从 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除 ( 5) 20位同学互通一次电话 ( 6) 20位同学互通一封信 ( 7)以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