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内容摘要:

左到右依次为:砂纸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未采取去膜处理的 铝片、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氧化膜的铝片、 先用砂纸打磨再用浓硝酸钝化的铝片。 实验 3:铝配合物的生成 内容为“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L1AlCl3溶液。 ( 1)在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 L1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 2)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2mL10%NH4F溶液,再滴加 L1NH3H 2O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 • 《 实验化学 》 的教参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另一支试管(注:该试管盛有1mol/L )中滴加 2ml 10%氟化铵溶液 ,由于 Al3++6F==[AlF6]3,溶液中 Al3+的浓度减少 ,再加入 1mL 氨水 ,振荡试管 ,没有沉淀 . • 我们的预设 :实验( 1)表明由于形成了稳定的 [Al(OH)4]离子,原悬浊体系受到破坏,白色 Al(OH)3转化生成稳定络离子。 那么实验( 2)滴加 2mL10%NH4F溶液后,预测溶液应该没有明显变化,因为中学碰到的铵盐都可溶的,并且因为生成了稳定的络离子,即使加入 L1NH3H 2O溶液,溶液也无明显变化,说明络合离子内界稳定,氨水无法使其中结合的 Al3+产生沉淀。 • 实际现象 : AlCl3中滴加氟化铵立即产生白色细颗粒状沉淀 AlCl3中滴加氟化铵 AlCl3中滴加氨水 静止后 • 我们的猜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