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电解与电镀内容摘要:
附近变蓝色,同理, b 电极附近变红色。 课堂互动讲练 电解的基本原理 1. 电解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 , 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电解池阴 、 阳极判断 电解池阴 、 阳极判断较为简单 , 根据外接电源的极性即可确定。 连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 , 连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 如果没有说明外接电源的电极 , 则根据电极反应的现象确定。 凡根据反应现象 (一般是电极质量减小 、 在惰性电极上生成氧气或氯气 、 电极附近 pH降低等 )能判断出发生氧化反应 , 为阳极;根据反应现象 (一般是电极质量增加 、 在惰性电极上生成氢气 、 电极附近 pH增大等 )能判断出发生还原反应 , 为阴极。 3 .电极电解产物的判断 要判断电极反应的产物,一定先看清阳极材料,掌握离子的放电顺序。 判断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是: ( 1) 在阳极上 ① 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 用惰性电极 ( P t 、 Au 、石墨、钛等 ) 作电极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 ― ― ― ― ― ― ― ― ― ― ― ― ― ― ― ― ― ― ― ― →F-, SO2 -4 含氧酸根 , OH-, Cl-, Br-, I-, S2 -放电能力增强 ( 2) 在阴 极上 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u3 +, Ag+, Cu2 +, H+, Pb2 +, Fe2 +, Zn2 +, Al3 +, Mg2 +, Na+, Ca2 +, K+由易到难 特别提醒: 用惰性电极电解时,若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应遵循 “ 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 ” 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与阳极产物的化合物。 例如电解 C u S O4溶液,发生反应 2 C u S O4+2H2O = = = = =电解2Cu + O2↑ + 2H2SO4,若使溶液恢复原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C u O ,若加入 C u ( O H )2或Cu2( O H )2CO3,可使溶液中水量增多, C u S O4溶液被稀释。 某水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 MgCl2, 对该溶液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 , 分阶段写出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思路点拨 】 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 ,分析电解反应: 例 1 【解析】 该溶液由 C u(N O3) M g C l2和 H2O 三种物质组成,其中含有 H+、 Cu2 +、 Mg2 +三种阳离子和 NO- Cl-、 OH-三种阴离子。 H+、 Cu2 +、 Mg2 +在阴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 Cu2+> H+> Mg2 +, NO- Cl-、 OH-在阳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 Cl-> OH-> NO-3。 溶液中的 OH-和 H+均来自于难电离的 H。苏教版化学选修6电解与电镀
相关推荐
画原点 展开 显色 20cm 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 ,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 二 、 操作方法 配制试样溶液 离滤纸末端约 2cm处用铅笔 点样 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 3~ 5次。 斑点直径需 取展开剂 不能粘到试管壁上 约 2cm 试样点 如果试样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 三
aNO KCl、 NaCl、 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g/100g水) 温 度( ℃ )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100/20的倍数 KNO3 13.3 110 169 246 KCl 27.6 NaNO3 73 80 88 96 104 124 148 180 NaCl 35.7 溶解度的差异 结晶 NaNO3 + KCl = NaCl + KNO3
cm 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 ,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 二 、 操作方法 配制试样溶液 离滤纸末端约 2cm处用铅笔 点样 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 3~ 5次。 斑点直径需 取展开剂 不能粘到试管壁上 约 2cm 试样点 如果试样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 三、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实验原理 含有
KClO MnO2 、 硫 等 二氧化硫 [实验方案 ] • [方案 1]:用品红溶液 …… • [方案 2]:用酸性 KMnO4溶液 …… • [方案 3]:用紫色石蕊溶液 …… • [方案 4]:用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 … • [方案 5]:溴水溶液 …… • [方案 6]: FeCl3溶液 …… • …… …… • [师生评价 ]:由于产物中的 CO2等气体溶于水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乙酯水解程度的因素 试管 1: 4 mL蒸馏水 +2滴 甲基橙 + 2 mL乙酸乙酯 试管 2: 4 mL5 molL1 H2SO4 +2滴甲基橙 + 2 mL乙酸乙酯 试管 3: 4 mL10 molL1NaOH溶液 +2滴 石蕊 + 2 mL乙酸乙酯 振荡后用透明胶带纸对液相界面做好标记。 将三只试管同时插入热水浴 (65℃ 70℃ )中,加热 610分钟 (加热过程可振荡 )。
入某种试剂 现象 1 某物质 1 现象 2 某物质 2 根据该物质的特 定现象进行推断 根据该物质的特 定现象进行推断 实验 准备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玻璃棒、药匙、铁架台。 试剂: 建筑工业用盐(亚硝酸钠)、食盐( NaCl)、 1%酚酞溶液、 2molL1H2SO4溶液、 稀 AgNO3溶液、稀硝酸、 L1KMnO4溶液、L1KI溶液、蒸馏水、广泛 PH试纸、 淀粉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