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旅夜抒怀2内容摘要:

将成 》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 • 白云 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杜甫 《 恨别 》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李白 《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常见的手法: • ①虚实结合 【 对比、反衬、烘托 】 • ② 借景抒情 【 分析诗中意象 】 • ③ 乐景衬哀情。 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 ④侧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旅”字析背景 •旅:是旅居之意。 52 53 58 乐 也严武,哀也严武。 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抒写自己的情怀。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 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夜”下察实景 诗歌的前两联写景,请反复阅读,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 首先找一下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星 、 平野、月、 江流 思考:首联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这 些景物构成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19 分析意境题型 • 一般提问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变式提问 : • 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 从 “ 情 ” 和 “ 景 ” 的角度赏析本诗或词。 答题的一般思路 ( 1)描绘诗中画面 ( 2)概括氛围特点 ( 3)分析作者感情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切忌空洞) 景物 特点 画面 氛围 草 细 孤弱 风 微 虽轻却 不断 阔大 岸 樯 夜 舟 危 高 凄冷 孤单、渺小 孤弱的小草在无边的风中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 (小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