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e) 墙下轴线桩时,墙转角及交叉部位应设桩;底层门洞下不宜设桩。 (6) 桩基础检测 (a) 静荷载试验,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 1%,不应少于 3根 (上:第 条 ); (b) 高应变试验,不宜少于总数的 5%,并不少于 5 根 (上:第 条 ):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20~ 30%,并不少于 10 根,灌注桩必须大于 50% (上:第 条 )。 6. 双墙基础:当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应考虑双墙荷载情况下的基础设计; 7. 浅埋基础设计一般情况下,基底以上的竖向荷载 (长期 )的合作用点与基底面积形心重合 (上:第 条 ); 8. 基础底板受力钢筋保护层:有垫层时 40,无垫层时 70 (国:第 条 )。 三 . 地基承载力计算 1. 当轴心荷载确定基础底面积时,按公式 Pd=(Fd+Gd)/ A≤ fd(上:第 条 ); 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边缘最大与最小设计值之比 Pdmax/Pdmin≤ 3,同时应满足 Pdmax≤ (上:第 条 ); 3. 当采用静荷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按公式 fd=fk/Υ R(上第 条 ); 4. 当采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按公式 fd=Υdfdg(上:第 条 ); 5. 独立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 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冲切承载力(国:第 条 ); 6. 梁板式筏基础底板厚度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受剪切承载力的 5 要求 (国:第 条 ); 7. 平板式筏板,应验算冲切承载力以及内筒边缘或挂边缘处板的受剪承载力,当筏板变厚度时应验算变厚度处板的受剪承载力 (国:第 条 )。 四 . 地基处理方法 1.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 (1) 桩采用 200 200, 250 250,长细比 80 左右预制桩 (上:第 条 ),桩长一般为 16~ 20m; (2) 桩距不宜小于 5~ 6 倍桩身断面边长 (上:第 条 ); (3) 桩端应穿过高压缩性淤质土层,且进入压缩性相对较低,但不十分坚硬的土层作为持力层 (上:第 条 ); (4) 复合桩基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单桩静荷载试验确定,试验时沉桩后间隙时间不宜小于 30 天,当没有进行桩的静载试验时,可据下式确定: RK=UP∑ fsili+fPAP,同时满足 Rk≤ (~ ) fcAc(上:第 条 ); (5) 复合桩基整体承载力应满足: Fd+Gd≤ζ kRk+ACfsd。 当上式不能 满足时,宜调整承台面积 (上:第 条 ); (6) 复合桩基主要应用于八层以下的多层建筑 (上:第 条 ); (7) 复合桩基的承台面积所承受的竖向总荷载不超过 ~ 倍地基承载力 (上:第 条 ); (8) 杂填土、暗浜土和液化土不可作为复合桩基,遇以上土层时应作处理。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