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12时间位移05内容摘要:
m3m =1m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物体由初位置 x1位置运动到末位置 x2,则位移为: 21x x x 说明: △ x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 当 x1= 0时,则 △ x= x2,这里 △ x就可以用 x表示。 物体从 A运动到 B,初位置的坐标是 XA= 3m, XB=2m,通过 计算说明 : 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Δx x O A B Δx= XB - XA = 2m- 3m = 5m 练习 : 有一质点在 X轴上运动 ,已知各时刻质点位置如图 X/m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t=3s t=1s t=2s t=4s t=0s t=5s L3=17m ① 质点在 3s 内的路程。 ② 质点在 3s内的位移 ③ 质点在前 3s内的位移 ④ 质点在第 3s内的位移 ⑤ 质点在 ___s内位移最大 ⑥ 质点在第 ___s内位移最大 S3=- 1m S3=- 1m SⅢ =3m 4 2 S4=- 7m SⅡ =- 9m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 、匀速直线运动 : 例 :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 ,情况如图 0 30 60 S/m t/s 0 1 2 90 3 120 4 150 5 2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 时间关系 0 30 60 S/m t/s 0 1 2 90 3 120 4 150 5 30 60 1 2 90 3 120 4 150 5 0 S/m t/s 0时刻,质点在S0=10 m处, 开始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t/s S/m O 10 根据 S — t图象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 S/m O 10 20 3 0 40 2S末,质点从 0位置开始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t/s S/m。粤教版必修一12时间位移05
相关推荐
秒钟 4秒末 一段时间 04秒 一段时间 34秒 时刻 北京 重庆 1.火车 2.飞机 3.先乘火车到武汉,再乘轮船到重庆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三种情况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不同 北京 重庆 武汉 路程 北京 重庆 1.火车 2.飞机 3.先乘火车到武汉,再乘轮船到重庆 :表
秒钟 4秒末 一段时间 04秒 一段时间 34秒 时刻 北京 重庆 1.火车 2.飞机 3.先乘火车到武汉,再乘轮船到重庆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三种情况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不同 北京 重庆 武汉 路程 北京 重庆 1.火车 2.飞机 3.先乘火车到武汉,再乘轮船到重庆 :表示
媒介的地域性活动。 近一百的经济活动开始跨出国门,人们对 “ 钱 ” 对 “ 财富 ” 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掠夺式的经济活动冲破了国家、地区界限,使之全球化。 现在人们对 “ 钱 ” 的追求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人类的交易使双方互利,但发达国家占据知识经济的优势; “ 钱 ” 符号化电子化,使发达国家又一次直在前头;且很容易出现 “ 钱灾 ” (金融危机)和“ 泡沫经济 ” )。 为什么说
填写相应计算的结果。 注意事项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打点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拉动纸带前,应是拉动端停靠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并注意手拉纸带时,速度稍快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工作电压 46伏。 0 A B C D E 讨论与交流 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 是如何对应的。 怎样将纸带上的点 变成相关数据。 0 1 2 3 表 2 手拉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位置
过 20m的位移。 求全程平均速度 ? 4s 12m 8m/s 3s V平 = 10m/s 20m 1. 一物体以速度 υ=2m/s作匀速运动 , 则: 1) 前 2s内的 =。 2) 第 2s末的 υ即 =。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变速直线运动 , 已知:经前 4s时间发生 12m的位移时速度达到 8m/s, 紧接着作 3s的匀速运动 ,以后又以 10m/s的平均速度通过 20m的位移。 问
( 3)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 (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直线. s/m t/s 0 100 200 300 400 5 10 15 20 ① 在图象上的某一点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 ② 图线的斜率大小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斜率越大表明物体运动越快. 新知探究 如图所示, Ⅰ 、 Ⅱ 运动有什么不同。 答: Ⅰ 的斜率 Ⅱ 的斜率 即 tg α tg β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