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21内容摘要:
=620 =310 . ( 3) 方法一 由 ( 1) ( 2 ) 可得,在 “ 第 1 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 2 次抽到理科题 ” 的概率为 P ( B |A ) =P AB P A =31035=12. 方法二 因为 n ( AB ) = 6 , n ( A ) = 12 , 所以 P ( B |A ) =n AB n A =612=12. 小结 利用 P ( B |A ) =n AB n A 解答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 B 中的基本事件空间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在 A 事件必然发生的前提下, B 事件包含的样本点数即为事件 AB 包含的样本点数.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跟踪训练 2 一个盒子中有 6 个白球、 4 个黑球,每次从中不放回地任取 1 个,连取两次,求第一次取到白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黑球的概率. 解 方法一 记 “ 第一次取到白球 ” 为事件 A , “ 第二次取到黑球 ” 为事件 B . 显然,事件 “ 第一次取到白球,第二次取到黑球 ” 的概率为 P ( AB ) =6 410 9=415. 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得 P ( B |A ) =P AB P A =415610=49. 方法二 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理解:第一次取到白球,则只剩9 个 球,其中 5 个白球, 4 个黑球,在这个前提下,第二次取到黑球的概率当然是49.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三 条件概率的综合应用 例 3 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 6 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从 0 ~ 9 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 1) 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 2 次就按对的概率; ( 2) 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 2 次就按对的概率. 解 设 “ 第 i 次按对密码 ” 为事件 A i ( i = 1,2) ,则 A = A 1 ∪ ( A 1 A 2 )表示 “ 不超过 2 次就按对密码 ” . ( 1) 因为 事件 A 1 与事件 A 1 A 2 互斥,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 P ( A ) = P ( A 1 ) + P ( A 1 A 2 ) =110+9 110 9=15.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 2) 用 B 表示 “ 最后一位按偶数 ” 的事件,则 P ( A | B ) = P ( A 1 | B ) + P ( A 1 A 2 | B ) =15+4 15 4=25. 小结 本题条。第二章22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课件
关 画一画 研一研 例 2 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 . 已知 α ∈ (0 , π) ,求证: 2 s in 2 α ≤s in α1 - c o s α. 章末复习课 证明 ( 分析法 ) 要证明 2 s in 2 α ≤s i n α1 - c o s α成立 . 只要证明 4 s in α c o s α ≤s i n α1 - c o s α. ∵ α ∈ (0 , π) , ∴ s i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利用
装置 D适用于难以吸收气体的尾气处理。 A B C D 说明: 装置 A适用于吸收溶解速度慢且溶解度小的气体; 装置 B适用于溶解速度快且极易溶于水的 气体 (防止倒吸) ; 装置 C适用于少量尾气气体的收集; 氯气 ? ㈠ 制备原理 △ MnO2 + 4HCl(浓 ) == MnCl2 + Cl2↑+ 2H 2O 固体 液体 ㈡ 装置类型 ㈢ 收集方法 ㈣ 尾气处理 一、探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二章167332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144的实半轴长、虚半轴长、 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思路点拨 ]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列出关于 a、 b、 c的方程,求出 a、 b、 c的值. [ 例 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1) 实轴长为 16 ,离心率为54; ( 2) 双曲线 C 的右焦点为 ( 2,0) ,右顶点为 ( 3 , 0) . [ 精解详析 ] (1)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