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三节变异之一内容摘要:
发生 •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 • 生物的基因突变,多为中性 基因突变多为中性,是第一次在高中教材中出现,我认为老师只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解释清楚即可。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本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而是产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原因 细胞分裂间期 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 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发生可能 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 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染色体畸变 • 、讨论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 2、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 ,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组、多倍体的概念。 染色体组 多倍体 多倍体的特征 人工诱变及其控制(育种专题) • 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具体实例。 建议讲清秋水仙素的作用。 并注意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相结合。 因为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具有可比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沪科版生物第三册第三节变异之一
相关推荐
何预防遗传病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讨论如何预防遗传病,从中体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很好的为人类服务; ( 2)展望应用生命科学的美好前景,增强科学研究以造福人类为最终目标的使命感; ( 3)通过介绍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及遗传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特点。 ( 2)遗传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2.难点
一的观点。 ②学生体会爱护自身各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3. 重点 各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 4. 难点 视觉与听觉的工作原理 二 、 教学过程 动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首先必须获取信息。 提问:你有哪些器官可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这些器官根据获取外界刺激物的类型分成两大类: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一 、 物理感受器 A皮肤感受器 阅读书本后回答问题: 皮肤有
识入手,先介绍有性生殖。 以人为例,问题“我从哪里来”引入课题。 通过大家比较熟悉的生物实例克隆羊的简单过程介绍,自然的过渡到无性生殖。 对于无性生殖的不同类型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呈现的形式讲解相关知识,如分裂生殖和出芽生殖利用利用动画演示。 苔藓和蕨类植物可以找一些实物呈现,特别找蕨类植物有孢子囊的。 营养繁殖也可以拿实物进行讲解。 甚至可以那一些植物的茎、叶要求学生课外进行扦插实验。
+C5 →2C3 C3的还原 2C3 (CH2O) 酶 酶 ATP [H] 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ATP中活 跃化学能 光能 ATP中活 跃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 光反应与暗反应是否一个在光下进行 ,一个在暗处进行 ? • 夜晚植物能进行光反应、暗反应吗。 为什么 ? • 白天放在无 CO2的密闭玻璃罩内的植物能长期进行光反应、暗反应吗。 为什么。 光反应与暗反应是一个整体
提供了原料。 三、 连锁与交换律 ( law of linkage and crossingover) 1 : 1 : 1 : 1 P F2 (一)实验 没有得到此结果。 50% 50% P F2 42% 42% 8% 8% P F2 • 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状联合传递的现象称为 连锁( linkage) • 像雄果蝇那样在连锁过程中没有发生交换,这种现象称为 完全连锁 ; •
势和膨压,使 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形 态。 ) (无膜结构 ,由相互垂直的两个 中心粒构成 ,与细胞的 有丝分裂 有关 )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线粒体 核糖体 高尔基体 内质网 叶绿体 液泡 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 ,还有一层没生命活性的结构 —细胞壁。 其结构主要成分为 纤维素和果胶。 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浓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壁的这层结构为 全通透性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