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3减数分裂9内容摘要:
前 减 Ⅰ 中 减 Ⅰ 后 减 Ⅰ 末 减 Ⅱ 前 减 Ⅱ 中 减 Ⅱ 后 减 Ⅱ 末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数量的变化 4 08 48 4 8 8 4 8 8 4 8 8 2 4 4 2 4 4 2 4 4 4 0 4 2 0 2 2N 04N 2N 4N 2N 4N 4N 2N 4N 4N 2N 4N 4N N2N 2N N2N 2N N2N 2N 2N 2N NN次级精母细胞 2N 4N 精原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N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染 色 体 变 化 曲 线 4 8 2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复制 典例 1 (2020南京模拟 )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 , 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选项是 ( ) A. 甲图中 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 甲图中的 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 , 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 乙图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B 时期和 E时间点 D. 乙图中的 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母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前 期 不同点 分裂过程 中期 后期 体细胞 (受精卵 ) 性原细胞 1次 2次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有同源染色体 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有交叉互换现象 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 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旁;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 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两极;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不同点 染色体行为 子细胞数目 子细胞类型 ①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不出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②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①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分离②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个 雄为 4个,雌为 (1+ 3)个 体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精子或卵细胞 ) 与亲代细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完全相同 (不考虑基因突变及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 不一定相同 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 相同点 意义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原始生殖细胞自身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使生物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请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们排列次序 A B C D E F G H I G C H E A F D B I 返回 图形辨析 (有丝、减 Ⅰ 、减 Ⅱ ) 一数 数染色体数目 奇数 偶数 减 Ⅱ 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 减 Ⅱ。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3减数分裂9
相关推荐
精细胞 精细胞 减 Ⅱ 前期 减 Ⅱ 中期 减 Ⅱ 后期 减 Ⅱ 末期 精细胞 减 Ⅰ 前期 减 Ⅰ 后期 减 Ⅰ 末期 12/24/2020 交叉互换 : 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的交换现象。 12/24/2020 巩固练习:课本 22页,第 4题的( 1)。 a a’ b b’ 1 2 c c’ d d’ 3 4 12/24/2020 巩固练习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 次,
分裂 末期 精细胞经过 变形成为蝌蚪 状的精子 变形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等大的精细胞 前期 精子 精细胞 变形 不属于减数分裂的过程 时期 2n 4n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精原细胞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精子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 数目 间 前 中 后 末 间 前 中 后 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不 同 点 分裂起始细胞
DNA分子中保留有一条原来分子的链的复制方式。 (一)转录 场所 细胞核 ( 1)模板 DNA分子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原则 碱基配对原则 以 DNA分子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 mRNA的过程。 DNA蕴含的遗传信息传递到 mRNA分子中。 结果 条件 ( 2)原料 ( 3)能量 ATP ( 4)酶 二、蛋白质合成 DNA A C G T G T T T A T G C A
探究式教学法 :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参与生殖细胞形成的探究活动 ,亲身体会科学发现过程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模型模拟 法 :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模型,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 ,使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具体直观、肉眼可见的过程。 . 说 说学法 布鲁纳认为: “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 在课堂教学中,变传统教学中那种“
酸 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A G T A C A A A T G DNA与 RNA的碱基互补配对: A—— U; T—— C; C—— G; T— A RNA 聚合酶 A G T A C A A A T G U U 组成 RNA 的核糖核苷酸一个个连接起来 A G T A C A A A T G U U A G T A C A A A T G U U A A G T A C A
期图片的识别 1 2 3 4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思考题 2( 选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 ) 根据下列叙述,选择有关细胞有丝分裂时期: ( 1)着丝点分裂为二 ( ) ( 2)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 ( ) ( 3)核仁、核膜逐渐消失 ( ) ( 4)纺锤体形成 ( ) ( 5)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 6)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赤道面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