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3内容摘要:
酸 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A G T A C A A A T G DNA与 RNA的碱基互补配对: A—— U; T—— C; C—— G; T— A RNA 聚合酶 A G T A C A A A T G U U 组成 RNA 的核糖核苷酸一个个连接起来 A G T A C A A A T G U U A G T A C A A A T G U U A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U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U C A G T A C A A A T G G U U A U U A U C 形成的 mRNA 链, DNA上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 mRNA上 RNA DNA A G T A C A A A T U C A U G A U U A mRNA 细胞质 细胞核 核孔 DNA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 A G T A C A A A T U C A U G A U U A mRNA 细胞质 细胞核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转录过程总结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模板: DNA的一条链 原料: 4种核糖核苷酸 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AU) 条件: 解旋酶, RNA聚合酶 ATP 产物: mRNA(信使 RNA) 翻译: 是指以 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特定蛋白质的过程。 转移 RNA: transfer RNA( tRNA) 三叶草形状 mRNA上密码子为 对应的氨基酸为 CUC 亮氨酸 tRNA上反密码子为 GAG tRNA搬运的氨基酸为 亮氨酸 A A U 亮氨酸 A C U 天门冬酰胺 A U G 异亮氨酸 转运 RNA( tRNA) 氨基酸 A A U 亮氨酸 A C U 天门冬酰氨 A U G 异亮氨酸 tRNA的一端运载着氨基酸 反密码子 核糖体 RNA(rRNA): 是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U C A U G A U U A 核糖体 mRNA 与核糖体结合 . U C A U G A U U A A A U 亮氨酸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 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 U C A U G A U U A A A U 亮氨酸 A C U 天门冬酰氨 tRNA 将氨基酸转运到 mRNA上的 相应位置 . U C A U G A U U A A A U 亮氨酸 A C U 天门冬酰氨 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 缩合 U C A U G A U U A 亮氨酸 A C U 天门冬酰氨 A U G 异亮氨酸 核糖体随着 mRNA滑动 . 另一个 tRNA 上的碱基与mRNA上的 密码子配对 . U C A U G A U U A 亮氨酸 A C U 天门冬酰氨 A U G 异亮氨酸 一个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链状结构 U C A U G A U U A 亮氨酸 天门冬酰氨 A U G 异亮氨酸 tRNA离开,再去转运新的氨基酸 U C A U G A U U A 以 mRNA为模板形成了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翻译过程总结 场所: 核糖体 原料: 氨基酸 模板: mRNA 转运工具: tRNA 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产物: 多肽链 蛋白质合成结构图 转录 翻译 定义 场所。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3
相关推荐
探究式教学法 :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参与生殖细胞形成的探究活动 ,亲身体会科学发现过程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模型模拟 法 :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模型,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 ,使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具体直观、肉眼可见的过程。 . 说 说学法 布鲁纳认为: “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 在课堂教学中,变传统教学中那种“
前 减 Ⅰ 中 减 Ⅰ 后 减 Ⅰ 末 减 Ⅱ 前 减 Ⅱ 中 减 Ⅱ 后 减 Ⅱ 末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数量的变化 4 08 48 4 8 8 4 8 8 4 8 8 2 4 4 2 4 4 2 4 4 4 0 4 2 0 2 2N 04N 2N 4N 2N 4N 4N 2N 4N 4N 2N 4N 4N N2N 2N N2N
精细胞 精细胞 减 Ⅱ 前期 减 Ⅱ 中期 减 Ⅱ 后期 减 Ⅱ 末期 精细胞 减 Ⅰ 前期 减 Ⅰ 后期 减 Ⅰ 末期 12/24/2020 交叉互换 : 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的交换现象。 12/24/2020 巩固练习:课本 22页,第 4题的( 1)。 a a’ b b’ 1 2 c c’ d d’ 3 4 12/24/2020 巩固练习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 次,
期图片的识别 1 2 3 4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思考题 2( 选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 ) 根据下列叙述,选择有关细胞有丝分裂时期: ( 1)着丝点分裂为二 ( ) ( 2)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 ( ) ( 3)核仁、核膜逐渐消失 ( ) ( 4)纺锤体形成 ( ) ( 5)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 6)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赤道面上 ( ) (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0 染色体 DNA 染色体 和 DNA数目在 有丝分裂各期中的变化 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特征: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在间期经过复制 ,然后再分裂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亲子两代染色体完全相同) 意义: 由于亲子两代细胞中含有相同数目和形态结构的染色体(有遗传物质 DNA),保证了亲子两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和 连续性。 细胞分裂后的三种形态 植物分生组织细胞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同点 不同点 前期 由细胞 两极 发出的_______形成纺锤体 由两组 ______发出_______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中部形成_______扩展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_______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纺锤丝 中心粒 星射线 中部向内 细胞板 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 示意图 形态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