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2有丝分裂12内容摘要:
体 : DNA 1 : 1 染色体 : DNA 1 : 2 一条染色体复制前后,着丝点分裂后的变化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图解 复制前 复制后 着丝点分裂后 1 1 0 1 2 2 2 2 0 ( 3) 生物种类不同 ,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 如 果蝇 4对 8条染色体 人 23对 46条染色体 洋葱 8对 16条染色体 小稻 12对 24条染色体 玉米 10对 20条染色体 将亲代细胞的 染色体 经过 复制 后,精确的 平均 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 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DNA,因而在细胞的 亲代 和 子代 之间保持了 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线粒体 核糖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 A 高尔基体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中心体 A,D 根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方式 D 无丝分裂 过程: 核延长 核缢裂;质缢裂 两个细胞 特点: 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实例: 蛙的红细胞 分裂过程没有出现 纺锤丝和 染色体 的变化。 [典型例题分析 ] 例 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 DNA含量变化的是( ) B 解析:本题属应用水平的试题,考查的知识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变化的规律,同时考查图文转换表达的能力。 下图是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示意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8个 DNA分子, 8条染色单体 8条姐妹染色单体 DNA分子数相同 解析:由图可知,甲是有丝分裂中期图,乙是前期图,丙是末期图,丁为后期图。 甲图中有 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均含有 2个 DNA分子, 2条染色单体。 乙图中仅有 4条染色体,丁图中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答案: B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2有丝分裂12
相关推荐
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又无染 色单体 染色体数与 DNA数的关系 染色体 : DNA 1 : 1 染色体 : DNA 1 : 2 一条染色体复制前后,着丝点分裂后的变化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图解 复制前 复制后 着丝点分裂后 1 1 0 1 2 2 2 2 0 ( 3) 生物种类不同 ,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 如 果蝇 4对 8条染色体 人 23对 46条染色体 洋葱
后 末 “。 ”处应如何表示。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 1 2 注意与 DNA总含量变化曲线的不同了吗。 解释该曲线中 DNA加倍与减半的原因 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⑥ 三、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关系 ⑥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无染色单体 形成 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消失 【 思维提升 】 形成 染色单体的时期、原因。 染色单体消失的时期、原因。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比。 1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同点 不同点 前期 由细胞 两极 发出的_______形成纺锤体 由两组 ______发出_______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中部形成_______扩展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_______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纺锤丝 中心粒 星射线 中部向内 细胞板 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 示意图 形态 位置
②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①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①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② 核膜、核仁重现, ③纺锤体消失,④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特 点 简记为:间期复制,前期二出现二消失,中期排队, 后期暂时加倍,末期返前 三、有丝分裂中染色体、 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问题
菇的 孢子生殖 匍匐茎节上长出一株新草莓 草莓 ( 4)营养生殖 幼体 营养繁殖的优点 : 繁殖速度快、产量高, 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扦插 生殖方式 生殖过程 举例 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营养生殖 几种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母体分裂成两个新个体,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 细菌、单细胞动物 母体上长出
◆ 扦插 ◆ 分株 二、有性生殖 请对照无性生殖说出 有性生殖 的概念 代表什么。 有性生殖是通过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 孤雄生殖 有性生殖 单性生殖 卵式生殖 雄峰、蚜虫、水蚤等 花药离体培养 ★ 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 ★ 高等动物和人类的 唯一 生殖方式 卵式生殖 卵式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