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2有丝分裂10内容摘要:
②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①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①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② 核膜、核仁重现, ③纺锤体消失,④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特 点 简记为:间期复制,前期二出现二消失,中期排队, 后期暂时加倍,末期返前 三、有丝分裂中染色体、 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问题:仔细观察下面各图,判断是哪个时期。 再完成下表。 A B C D E F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DNA含量 染色单体数目 4 4→8 4 8→4 4 4 8 8 8 4→8 0→8 8 8 0 0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与 DNA在细胞分裂中的数目变化可用曲线表示为 N 2N 3N 4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表示染色体变化。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2有丝分裂10
相关推荐
体 : DNA 1 : 1 染色体 : DNA 1 : 2 一条染色体复制前后,着丝点分裂后的变化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图解 复制前 复制后 着丝点分裂后 1 1 0 1 2 2 2 2 0 ( 3) 生物种类不同 ,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 如 果蝇 4对 8条染色体 人 23对 46条染色体 洋葱 8对 16条染色体 小稻 12对 24条染色体 玉米 10对 20条染色体
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又无染 色单体 染色体数与 DNA数的关系 染色体 : DNA 1 : 1 染色体 : DNA 1 : 2 一条染色体复制前后,着丝点分裂后的变化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图解 复制前 复制后 着丝点分裂后 1 1 0 1 2 2 2 2 0 ( 3) 生物种类不同 ,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 如 果蝇 4对 8条染色体 人 23对 46条染色体 洋葱
后 末 “。 ”处应如何表示。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 1 2 注意与 DNA总含量变化曲线的不同了吗。 解释该曲线中 DNA加倍与减半的原因 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⑥ 三、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关系 ⑥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无染色单体 形成 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消失 【 思维提升 】 形成 染色单体的时期、原因。 染色单体消失的时期、原因。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比。 1
菇的 孢子生殖 匍匐茎节上长出一株新草莓 草莓 ( 4)营养生殖 幼体 营养繁殖的优点 : 繁殖速度快、产量高, 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扦插 生殖方式 生殖过程 举例 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营养生殖 几种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母体分裂成两个新个体,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 细菌、单细胞动物 母体上长出
◆ 扦插 ◆ 分株 二、有性生殖 请对照无性生殖说出 有性生殖 的概念 代表什么。 有性生殖是通过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 孤雄生殖 有性生殖 单性生殖 卵式生殖 雄峰、蚜虫、水蚤等 花药离体培养 ★ 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 ★ 高等动物和人类的 唯一 生殖方式 卵式生殖 卵式生殖
核糖体 RNA) 1)转录 场所 —— 模板 —— 产物 —— 原则 —— 细胞核 DNA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 mRN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U。 GC) 转录 和 翻译 1)什么叫转录。 2)发生在哪里。 3)需要哪些条件。 2)翻译 定义: 按照细胞核中 DNA上的遗传指令,通过 mRNA的传递,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U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