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3内容摘要:
国科学家 切赫和奥特曼 发现少数 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 生物催化剂 —— 酶 实验室、化工生产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加催化剂、增压等方法加快反应速度。 生物体不同 依靠酶来调节。 实验 探究酶的高效性 材料选择: 1. 新鲜猪肝匀浆 2. %FeCl3溶液 3. 经高温处理的猪肝匀浆 4. 经高温处理的 %FeCl3溶液 生物催化剂 —— 酶 2 1 4 3 5 蒸馏水 新鲜猪肝匀浆 %FeCl3溶液 经高温处理的猪肝匀浆 经高温处理的%FeCl3溶液 3%H2O2 生物催化剂 —— 酶 2 1 4 3 5 生物催化剂 —— 酶 试管 1 2 3 4 5 气泡 + + + + + 火焰 无变化 有火焰燃烧 明亮 无变化 明亮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Fe3+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 1013倍 过氧化氢酶 2H2O2 2H2O + O2↑ (或 Fe 3+) 生物催化剂 —— 酶 酶的特性 高效性 生物催化剂 —— 酶 酶的化学成分 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 催化能力 的一类 生物大分子。 绝大多数为 蛋白质 、 少数为 RNA。 又称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 —— 酶 为什么经高温处理过的猪肝匀浆液不能催化H2O2分解释放 O2。 高温使酶失去了活性(酶的催化效率称为活性)。 高温使 生物大分子 的结构遭到破坏,酶也就失去了活性。 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 酶具有专一性 思 考 生物催化剂 —— 酶 生物催化剂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3
相关推荐
食物。 第五层(塔尖):油脂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 脂类 氨基酸 蛋白质 脱氨基作用 ,不含氮部分转化 思考:三大类 物质通过 什么生理 过程 相联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充足 大量 二、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有明显差异。 糖类 大量 脂类 不可以大量转化 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间的转化相互制约
分泌丝心蛋白时,则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大都与内质网结合,形成发达的粗面内质网。 ①丝心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 ②蚕 丝腺细胞中核糖体存在形式有几种。 小知识: 胞内蛋白 的合成主要与细胞内 游离的核糖体有关; 分泌蛋白 的合成与 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有关。 拓展: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 3分钟后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 17分钟后,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高尔基体中。
O2+H2O+能量 ~ 氨基酸 转氨基 中间产物 分解 二碳化合物 二、脂肪代谢 脂肪 胆汁 乳化作用 脂肪微粒 脂肪酸 +甘油 胰脂肪酶 肠脂肪酶 丙酮酸 转变 CO2+H2O+能量 三羧酸循环 连接 甘油 脂肪酸 糖代谢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合成 脂肪 (脂肪组织 ) 氨基酸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分解
管产生的气泡数量是否相同,为什么。 ③ 点燃的线香插入 2号试管后,其亮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证明该试管内的反应产生了什么气体。 ④ 4号和 5号试管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1号试管在实验中作为对照组。 可以说明在正常条件下 3%FeCl3H2O2不易分解。 不相同。 因为 2号试管加入的新鲜猪肝匀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由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结果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ml 3%H2 O2 2 5 ml 3%H2 O2 3 5 ml 3%H2 O2 4 5 ml 3%H2 O2 5 5 ml 3%H2 O2 + H2 O + + % FeCl3溶液 + + 高温处理的 % FeCl3溶液 在唾液对淀粉水解实验中 , 将唾液稀释 10倍与用唾液原液实验效果基本相同 , 这表明酶具有 ( )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 高效性 D. 稳定性 C
病毒 艾滋病 ( AIDS): 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IV) 后导致免疫缺陷 , 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10 艾滋病 艾滋病传播途径: 性行为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11 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 12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 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狗、马、猪及禽类等患流行性感冒的 RNA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