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二上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3内容摘要:

这一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复杂,建议用以下“一、二、三、四”来概括。 即向 A瓶加料口加入镁带及用小烧杯加入约 20mL水。 第一次是步骤 4,反应前用注射器从 A瓶加料口抽气使 B瓶导管内外液体持平(调节装置内外气体压强相等)。 第二次是步骤 5,用注射器注入稀硫酸。 第三次是步骤 7,读数前再用注射器从 A瓶加料口抽气使 B瓶导管内外液体持平。 注意:注射器拔出时要捏住针头一起拔出,不能使针头与针筒脱离而留在橡皮塞上,造成漏气而实验失败。 :镁带质量、稀硫酸体积、步骤 7中抽出气体的体积及 C瓶体积(读数)。 温度 ___________,压强 ___________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氢气体积=液体量瓶中液体体积-硫酸体积+抽出气体体积 两次实验平均值: _______________ 实验温度下 1mol氢气体积理论值: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误差: =理论值实验值-理论值 %100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气体发生器内的氢气并未排开水 ,是否会使氢气的体积偏小 ? 111000TVPTVP =常温下 1mol气体体积的理论值确定方法: 先从有关手册上查出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并计算出标准状况下 1mol该气体的体积,然后根据以下公式,换算成某温度、某压强下的体积(即理论值)。 例如,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